说实话,我找了一整天的帖子,好像所有关于批量添加联系人的帖子都是复制一个人的!
然后那一个人又没说清楚。
以下是我做的,可能有不对! 实现功能就好吧。我感觉
API上,还有sample里面都有现成的,不过讲批量处理也只是用的特定的一个联系人来说的!
结果我不知道是不是要循环往ops里面add联系人 最后一起来applyBatch
幸好猜想没有太离谱!直接上代码吧。
/**
*list里面存储的是我要批量加入的联系人列表
*withYieldAllowed(true)这句例子跟其他的地方都没写,看了下官方文档才知道批量操作容易长时间占用数据库
* 所以要写这个屈服点来保证其他要读库的程序来中断这个操作,不加会出错!
*rawContactInsertIndex = ops.size();刚开始自以为是用循环的i来代替结果通讯录混乱了!
*/
public static void CopyAll2Phone(List<ContactInfo> list,Context ctx){
ArrayList<ContentProviderOperation> ops = new ArrayList<ContentProviderOperation>();
int rawContactInsertIndex;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rawContactInsertIndex = ops.size();
ops.add(ContentProviderOperation.newInsert(ContactsContract.RawContacts.CONTENT_URI)
.withValue(ContactsContract.RawContacts.ACCOUNT_TYPE, null)
.withValue(ContactsContract.RawContacts.ACCOUNT_NAME, null)
.withYieldAllowed(true)
.build());
ops.add(ContentProviderOperation.newInsert(ContactsContract.Data.CONTENT_URI)
.withValueBackReference(ContactsContract.Data.RAW_CONTACT_ID,
rawContactInsertIndex)
.withValue(ContactsContract.Data.MIMETYPE,
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StructuredName.CONTENT_ITEM_TYPE)
.withValue(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StructuredName.DISPLAY_NAME, list.get(i).name)
.withYieldAllowed(true)
.build());
ops.add(ContentProviderOperation.newInsert(ContactsContract.Data.CONTENT_URI)
.withValueBackReference(ContactsContract.Data.RAW_CONTACT_ID, rawContactInsertIndex)
.withValue(ContactsContract.Data.MIMETYPE,
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CONTENT_ITEM_TYPE)
.withValue(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NUMBER, list.get(i).number)
.withValue(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TYPE, Phone.TYPE_MOBILE)
.withYieldAllowed(true)
.build());
}
try {
//这里才调用的批量添加
ctx.getContentResolver().applyBatch(ContactsContract.AUTHORITY, ops);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OperationApplication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这是什么情况?
这是什么情况?
在另一台defy上木有问题。。。。
最好是,每次插的数量限制在30个左右,不然缓存压力太大。
接上,设置完之后要传回数据且立刻生效,则可以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和startActivity()有所不同(另一种方法可以是检测按键返回,当返回时做一些全局设置的工作)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intent, int requestCode)
requestCode是用来区分各个是哪个Intent传回数据,是一个大于零的int
setResult(int resultCode, Intent intent)
上一篇的设置是用key来区分各个设置项,但是没key可以设置的条件下,可以用resultCode来区分是哪个项传回数据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intent)
intent返回时,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处理数据,参数意义同上
以下内容从网上搜集得到:
目前CDMA终端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仍采用机卡合一的方式,即所有的信息都是存储在CDMA终端的NAM(Name Address Module)存储区中,运营商可通过OTA(Over The Air)技术进行NAM数据的更改。
中国联通在推广CDMA时,首次采用了机卡分离技术,把NAM中的信息和手机终端的信息都剥离到一个UIM(Us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中,当进行业务处理时,手机从UIM卡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可以看出,UIM卡与GSM的SIM卡的功用是一样的。
UIM卡中包含的主要参数有IMSI(MIN),ESN(手机的电子序列号)和鉴权参数A-KEY等。ESN在某些时候也被称为UIMID.
IMSI,ESN,MDN存储在不同的网络实体中. MDN(Mobile Directory Number)是每个用户的个人号码,在中国联通这个号码是以133打头的,MDN存储在HLR中。 IMSI是系统内部对每个用户的标识,存储在UIM卡中。用户购买了一张UIM卡,并选择了一个号码,就建立了IMSI和MDN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存储在HLR中。阿
网络参数的基本交互过程如下图:
1)手机在开机或者拨打电话时,把IMSI和ESN上报给MSC.
2)MSC以IMSI为索引检测数据库,发现没有相关记录,MSC发送登记请求到HLR,试图获取相关信息。
3)HLR以IMSI为索引,进行数据查询,如果数据有效,就把查到的MDN,用户签约信息等下发给MSC,否则,直接拒绝。
4)MSC获得了MDN和其他一些签约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这个MDN可以作为主叫号码显示给被叫用户,或者填写在话单中。
5)在用户做被叫时,GMSC将通过被叫的MDN到HLR中去查询当前用户在哪个MSC下.当前为用户服务的MSC最终会以IMSI作为标识下发寻呼消息(paging),从而找到用户。
2. IMSI(MIN)介绍
CDMA规范由美国标准组织ANSI制定,在IS95A,IS95B阶段,采用MIN(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来标识用户。后来随着CDMA在全球的应用,国际漫游的问题显得很突出,于是对MIN进行了扩展,变成了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从技术上讲,IMSI可以彻底解决国际漫游问题。但是由于北美目前仍有大量的AMPS系统使用MIN号码,且北美的MDN和MIN采用相同的编号,系统已经无法更改,所以目前国际漫游暂时还是以MIN为主。其中以O和1打头的MIN资源称为IRM(International Roaming MIN),由IFA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NSI-41 Standards Technology)统一管理。目前联通申请的IRM资源以09打头。可以看出,随着用户的增长,用于国际漫游的MIN资源将很快耗尽,全球统一采用IMSI标识用户势在必行。
MIN共有10位,其结构如下:
其中的M0M1M2M3和MDN号码中的H0H1H2H3可存在对应关系,ABCD四位为自由分配。
IMSI共有15位,其结构如下:
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共3位,中国为460;
MNC: 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码,共2位,联通CDMA系统使用03,一个典型的IMSI号码为460030912121001。
可以看出IMSI在MIN号码前加了MCC,可以区别出每个用户的来自的国家,因此可以实现国际漫游。在同一个国家内,如果有多个CDMA运营商,可以通过MNC来进行区别。
早期的IS95系统都采用MIN来标识用户,CDMA2000系统为了保持对MIN的兼容,对于IS95手机上报的MIN,针对IFAST的规划,在MIN前增加MCC或者MNC,构造出IMSI。
CDMA手机的序列号称为ESN(俗称电子串号),由手机生产厂商写入每一台手机,并且每台手机各不相同,它由8位十六进制字符组成。ESN定义是这样的:ESN是唯一能识别一个移动台设备的32比特的号码,每个双模移动台分配一个唯一的电子序号,由厂家编号和设备序号构成。它能够在无线系统中唯一地识别移动台,就跟身份证一样。对应于一个ESN,可以分配一个唯一的手机号码。ESN在CDMA中的主要作用用来识别移动设备的。所谓一个ESN分配一个手机号码,那是针对机卡一体的手机而方,而在韩国、日本和美国都是使用机卡一体的CDMA手机。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fication Number)是区别移动设备的标志,储存在移动设备中,可用于监控被窃或无效的移动设备。IMEI组成如下图所示,移动终端设备通过键入“*#06#”即可查得。其总长为15位,每位数字仅使用0~9的数字。其中TAC代表型号装配码,由欧洲型号标准中心分配;FAC代表装配厂家号码;SNR为产品序号,用于区别同一个TAC和FAC中的每台移动设备;SP是备用编码。
IMEI俗称“串号”存储在手机的EEPROM(俗称码片)里,熟悉并了解这个号码对我们今后识别手机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首先TAC码前三位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生变化,过去的TAC码前三位在现在的手机上不会出现。过去的一些老型号的手机基本上都是446/448开头,如moto v328 nokia 7110,而且即使同一部手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TAC码如大家最熟悉的8210升级8250,如果前三位是448902就不能升级,因为CPU不同。因此过去所说的只要是同一型号的手机TAC码一定一样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再如爱立信的同一型号手机T39MC在不同地区的地方亦会有不同的号码:大陆行货为520406,香港则为520407。我们知道这些区别后就可以通过TAC码来进行“设备识别”了,而不必去费心的去牢记IMEI的7.8位数字代表的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