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以字典顺序产生所有排列。假定集合set是连续的并且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好了的,并且有n个元素。
思路:算法的思路分成两个部分:A是递归产生以某个数字开头的排列,B是调用A来依次生成 1为第一位的所有排列,2为第一位的所有排列,....n为第一位的所有排列。
下面是A部分的详细思路:
1.以1234为例子。从右到左来寻找< (j=i+1,i>0)。
2.接着再从右到左查找第一个比大的元素,然后将二者交换位置,再将到集合末尾逆序。这样就找到了1234的按字典顺序的下一个元素。
3.递归进行。要注意递归的一个关键就是递归的结束条件。这里,以1开头的排列的最后一个数是1432,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元素到第2个元素(第一个元素为1,肯定不能动)都没有<,也就是说,第二位及以后的元素都按照逆序排列好了,也就是找到了最后一个元素。这就是递归结束的条件。
A部分的代码如下:
2 void find_next()
3 {
4 set_print();
5 int index_i,index_j,index_k;
6 flag=0;
7 for(index_i=n-2;index_i>0;index_i--)
8 if(set[index_i]<set[index_i+1])
9 {
10 index_j=index_i+1;
11 flag=1;
12 break;
13 }
14 if(flag==0)
15 return ;
16 for(index_k=n-1;index_k>0;index_k--)
17 if(set[index_k]>set[index_i])
18 break;
19 swap(&set[index_i],&set[index_k]);
20 reverse(index_j,n-1);
21
22 find_next();
23 }
下面是B部分的详细思路:
1.B部分的算法主要负责执行A算法之后的增大首位的转折点,举个例子,就是1432的下一个元素是2134,从首位是1变到了首位是2。
2.当A算法执行完后,元素是1432,这时,将第4位与第1位交换,就会得到2431,那么,很容易看出除了第一位之外其余都是按照逆序排列的,2431肯定不是1432的下一个数,2431与1432之间肯定还存在有符合条件的排列。于是,将除了第一位之外的元素逆序,就可达到目的,即2134。这才是1432的下一个元素。
3.当到达2431后,即2开头的最后一个元素,又将第3位与第一位交换,再将首位之后的元素逆序,即可得到3开头的第一个数。
4.那么,可以总结出,当首位为1时,就将最后一位与首位交换;当首位为2时,就将倒数第2位与首位交换;当首位为3时,就将倒数第3位与首位交换.....依次类推。这其中的道理很容易想明白。这样持续n次,所有结果就都得到了。
B部分的代码如下:
2 int i=n-1;
3 while(i>=0)
4 {
5 set[0]=count++;
6 find_next();
7 swap(&set[0],&set[i]);
8 reverse(1,n-1);
9 i--;
10 }
完整的代码如下:
2 #define MAX 1000
3
4 int n=4;
5 int set[MAX]={1,2,3,4};
for(i=2;i<n/2;i++){
if(n%i==0){
return 0;
}
return 1;
}
本文来源于http://code.niuc.org/thread-4430-1-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无限循环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while(1) 和 for(; ; ) 。
两种方法的效果一样,相比之下,哪种更好些?
编译后代码对比:
1、while( 1 );
0040102D test eax,eax
0040102F je main+23h (00401033)
00401031 jmp main+18h (00401028)
2、for( ; ; );
对比发现,for(; ;)指令少,不占用寄存器,而且没有判断、跳转,比while( 1 )要好一些。
PS:在VC6.0中,设断点调试,菜单View -> Debug Windows -> Disassembly即可查看编译后代码。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