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S6.0应用程序池回收和工作进程
公司的一个网站程序长时间运行后,速度变慢,重新启动网站后速度明显变快,估计是网站程序占用的内存和CPU资源没能及时释放,才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启网站释放资源。但手工重启总不能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才能实现自动管理呢?IIS6.0的应用程序池自动回收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应用程序池是将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链接到一个或多个工作进程集合的配置。因为应用程序池中的应用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被工作进程边界分隔,所以某个应用程序池中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到其他应用程序池中应用程序所产生的问题的影响。
为Web程序配置应用程序池需要以下步骤:1)创建应用程序池,右键单击“应用程序池”,“新建/应用程序池”,命名为KefuAppPool;2)为Web程序指定应用程序池,在网站虚拟目录属性“应用程序设置”里面的“应用程序池(N)”里选择KefuAppPool;3)应用程序池自动回收方式的设置。回收方式有如下几种:
a.根据运行时间
系统默认是1740分钟,也就是29个小时,这个不是很好控制,建议不用。
b.请求数目
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如果只有10个请求,可是有5个都在请求那个比较占资源的页面(可能是统计年度报表之类),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进程当掉的情况,如果请求有1000个可是一个也没运行比较占资源的页面,这个时候进程肯定是很正常的,所以根据请求的数目来决定也不一定符合实际需要。
c.计划的时间
这个其实很好,不过具体什么时间回收好呢?通常我们都是设置在凌晨两三点钟,这个时候回收是有必要的,不过针对出现随时可能出现是高内存占用并不是很适用。
d.内存(虚拟内存或已使用的内存)
这个针对出现内存问题引起的进程当掉实在太合适了,不过设置多大的值比较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不能太小了,否则如果访问量都很大超过这个值的时候也会自动回收,这个就很没必要了。一定要多多观察进程的实际占用情况再做决定。
下面重点谈谈对工作进程回收应用程序池的理解。
默认情况下,WWW服务建立“重叠回收”,即继续运行要终止的工作进程,直到启动新的工作进程后为止。 在重叠回收方案中,要回收的进程继续处理请求,同时 WWW 服务创建一个替代工作进程。在停止旧工作进程之前启动新的工作进程,然后将请求定向到新的进程。此设计可以防止服务中断,因为旧进程关闭前仍然保持与 HTTP.sys 的通信以处理请求。因为可重叠关闭或启动的关闭超时值是可以配置的,所以在工作进程仍在处理请求的同时可以终止该进程(如果它在时间限制内没有处理完请求的话)。
注意:当 WWW 服务回收某个工作进程时,它并不断开现有的 TCP/IP 连接。HTTP 协议堆栈 (HTTP.sys) 建立并维护 TCP/IP 连接。
IIS中的每个应用程序池由一个“工作进程”进行管理,也就是"W3wp.exe" 进程。如果有多个应用程序池中的程序运行,我们就能看到多个w3wp.exe。这点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看到,如下图所示,任务管理器中有两个w3wp.exe进程,恰好对应两个有应用程序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池。
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iisapp -a,可以查看w3wp.exe和哪个应用程序池关联。
下图显示了手动执行应用程序池KefuAppPool的回收,在回收前,回收中和回收后应用程序池和工作进程情况。我们注意到:回收过程中增加了一个工作进程(PID=3896),该工作进程(PID=3896)启动好后,旧的工作进程(PID=5716)才被停止,新工作进程(PID=3896)正式替代旧进程工作,这就很好的防止了应用程序池回收过程中服务被中断,保证了程序的连续运行。而其他两个应用程序池对应的工作进程 PID都没用变。该图很好的展示了应用程序池回收的过程。
应用程序池这个东西着实让管理服务器的人头疼,如果不设置好网站随时有可能罢工,甚至拖累服务器。因此特地找来此文章供大家参考。
另外说一点,如果网站访问量不是很大,晚上没什么人访问,可以尝试凌晨重启服务器,这样可以提高服务器的速度,为第二天的访问做准备。
IIS 6的核心在于工作进程隔离模式,而应用程序池则是定义工作进程如何进行工作,因此,可以说应用程序池是整个IIS 6的核心。
和IIS 5中只能使用单个应用程序池不同,工作在工作进程隔离模式的IIS 6可以创建多个应用程序池,不同的应用程序池之间是完全隔离的,某个应用程序池停止服务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应用程序池。
在使用应用程序池之前,你应该确定你所需要的应用程序池数量。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认为,既然不同的应用程序池之间是完全隔离的,那么我只需要为每个Web站点创建一个应用程序池就可以了。这个办法在IIS服务器上具有较少的Web站点数量时可以使用,但是如果IIS服务器上具有很多Web站点数量,那么这个办法就不适用了,因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池在被访问时都会创建各自的工作进程,当大量的工作进程并发工作时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和CPU利用率,反而会降低服务器性能。你应该根据Web站点的重要性、隔离性、所运行代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来对IIS服务器上所具有的Web站点进行划分,然后根据情况来决定所需要的应用程序池数量。对于那些非常重要的Web站点、需要单独隔离的Web站点、所运行代码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不可靠的Web站点配置为使用各自独立的应用程序池,而将其他普通的Web站点配置为使用一个公共的应用程序池。
默认情况下,在安装IIS时会创建一个默认网站并创建一个名为DefaultAppPool的应用程序池为其使用;默认配置下的应用程序池已经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建议你只有在特别需要时才对应用程序池进行配置。
配置应用程序池属性
在IIS管理控制台中展开应用程序池文件夹,然后右击对应的应用程序池,点击属性,你可以在应用程序池的属性中进行以下配置:
回收
在回收标签,你可以设置工作进程的回收方式:
回收工作进程(分钟):在工作进程运行多少分钟后回收工作进程,默认启用,并且设置为1740分钟(29小时);
回收工作进程(请求数目):在工作进程处理多少 个HTTP请求后终止此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果启用则默认值为35000;
在下列时间回收工作进程:在指定的时间回收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需启用,勾选后点击添加按钮添加回收的时间即可,使用24小时制定义回收的时间;
消耗太多内存时回收工作进程:
最大虚拟内存(兆):当工作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达到设置的值时回收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果启用则默认值为500 M;建议设置为不超过虚拟内存总数的70%;
最大使用的内存(兆):当工作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达到设置的值时回收工作进程,默认禁用,如果启用则默认值为192 M;建议设置为不超过物理内存总数的6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程序池具有以下两种工作进程回收方式,不过这两种回收方式均不会造成Web服务的中断:
默认情况下,应用程序池使用重叠回收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当应用程序池要关闭某个工作进程时,会先创建一个工作进程,直到新的工作进程成功创建后才关闭旧的工作进程;
应用程序池也可以先关闭旧的工作进程,然后再创建新的工作进程。
如果Web 应用程序不支持多实例运行,那么你必须配置应用程序池禁止使用重叠回收方式。此配置无法在IIS管理控制台中进行修改,只能通过在 metabase.xml中修改对应应用程序池的DisallowOverlappingRotation metabase属性为true进行。
问题:什么是RAID等级?RAID等级是什么意思?
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RAID0 1,RAID3,RAID5等。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 1)。
NRAID
NRAID即Non-RAID,所有磁盘的容量组合成一个逻辑盘,没有数据块分条(no block stripping)。NRAID不提供数据冗余。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JBOD
JBOD代表Just a Bunch of Drives,磁盘控制器把每个物理磁盘看作独立的磁盘,因此每个磁盘都是独立的逻辑盘。JBOD也不提供数据冗余。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RAID 0
RAID 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要求至少两个磁盘。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高的存取速度。RAID 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RAID 1
RAID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同RAID 0相比,RAID 1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
RAID 0 1
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 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行镜像。
RAID 3和RAID 5
RAID 3和RAID 5都是校验方式。RAID 3的工作方式是用一块磁盘存放校验数据。由于任何数据的改变都要修改相应的数据校验信息,存放数据的磁盘有好几个且并行工作,而存放校验数据的磁盘只有一个,这就带来了校验数据存放时的瓶颈。RAID 5的工作方式是将各个磁盘生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生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
按照硬盘接口的不同,RAID分为SCSI RAID,IDE RAID和SATA RAID。其中,SCSI RAID主要用于要求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工作站,而台式机中主要采用IDE RAID和SATA RAID。
以前RAID功能主要依靠在主板上插接RAID控制卡实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板都添加了板载RAID芯片直接实
问题:什么是RAID等级?RAID等级是什么意思?
现RAID功能,目前主流的RAID芯片有HighPoint的HTP372和Promise的PDC20265R,而英特尔更进一步,直接在主板芯片组中支持RAID,其ICH5R南桥芯片中就内置了SATA RAID功能,这也代表着未来板载RAID的发展方向---芯片组集成RAID。
Matrix RAID:
Matrix RAID即所谓的“矩阵RAID”,是ICH6R南桥所支持的一种廉价的磁盘冗余技术,是一种经济性高的新颖RAID解决方案。Matrix RAID技术的原理相当简单,只需要两块硬盘就能实现了RAID 0和RAID 1磁盘阵列,并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RAID控制器,这正是我们普通用户所期望的。Matrix RAID需要硬件层和软件层同时支持才能实现,硬件方面目前就是ICH6R南桥以及更高阶的ICH6RW南桥,而Intel Application Acclerator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均对软件层提供了支持。
Matrix RAID的原理就是将每个硬盘容量各分成两部分(即:将一个硬盘虚拟成两个子硬盘,这时子硬盘总数为4个),其中用两个虚拟子硬盘来创建RAID0模式以提高效能,而其它两个虚拟子硬盘则透过镜像备份组成RAID 1用来备份数据。在Matrix RAID模式中数据存储模式如下:两个磁盘驱动器的第一部分被用来创建RAID 0阵列,主要用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交换文件,这是因为磁盘开始的区域拥有较高的存取速度,Matrix RAID将RAID 0逻辑分割区置于硬盘前端(外圈)的主因,是可以让需要效能的模块得到最好的效能表现;而两个磁盘驱动器的第二部分用来创建RAID1模式,主要用来存储用户个人的文件和数据。
例如,使用两块120GB的硬盘,可以将两块硬盘的前60GB组成120GB的逻辑分割区,然后剩下两个60GB区块组成一个60GB的数据备份分割区。像需要高效能、却不需要安全性的应用,就可以安装在RAID 0分割区,而需要安全性备分的数据,则可安装在RAID 1分割区。换言之,使用者得到的总硬盘空间是180GB,和传统的RAID 0 1相比,容量使用的效益非常的高,而且在容量配置上有着更高的弹性。如果发生硬盘损毁,RAID 0分割区数据自然无法复原,但是RAID 1分割区的数据却会得到保全。
可以说,利用Matrix RAID技术,我们只需要2个硬盘就可以在获取高效数据存取的同时又能确保数据安全性。这意味着普通用户也可以低成本享受到RAID 0 1应用模式。
NV RAID:
NV RAID是nVidia自行开发的RAID技术,随着nF
问题:什么是RAID等级?RAID等级是什么意思?
orce各系列芯片组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相对于其它RAID技术而言,目前最新的nForce4系列芯片组的NV RAID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是以下几点:
(1)交错式RAID(Cross-Controller RAID):交错式RAID即俗称的混合式RAID,也就是将SATA接口的硬盘与IDE接口的硬盘联合起来组成一个RAID模式。交错式RAID在nForce3 250系列芯片组中便已经出现,在nForce 4系列芯片组身上该功能得到延续和增强。
(2)热冗余备份功能:在nForce 4系列芯片组中,因支持Serial ATA 2.0的热插拔功能,用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更换损坏的硬盘,并在运行状态下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镜像,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更为可喜的是,nForce 4的nVIDIA RAID控制器还允许用户为运行中的RAID系统增加一个冗余备份特性,而不必理会系统采用哪一种RAID模式,用户可以在驱动程序提供的“管理工具”中指派任何一个多余的硬盘用作RAID系统的热备份。该热冗余硬盘可以让多个RAID系统(如一个RAID 0和一个RAID1)共享,也可以为其中一个RAID系统所独自占有,功能类似于时下的高端RAID系统。
(3)简易的RAID模式迁移:nForce 4系列芯片组的NV RAID模块新增了一个名为“Morphing”的新功能,用户只需要选择转换之后的RAID模式,而后执行“Morphing”操作,RAID删除和模式重设的工作可以自动完成,无需人为干预,易用性明显提高。
一、安装和编译
源码下载:
http://www.cse.unsw.edu.au/~neilb/source/mdadm/
编译:
tar xzvf ./mdadm-1.6.0.tgz
cd mdadm-1.6.0
make install
rpm安装:
rpm -ivh mdadm-1.6.0-3.rpm
※源码最新版本是2.5,由于我使用的1.6.0的rpm包,所以还是以该版本为例。
二、模式
mdadm有6种模式,前两种模式:Create、Assemble用于设置和激活阵列;Manage模式用于操作在活动阵列中的设备;Follow或Monitor模式允许管理员对活动阵列设置事件提醒和动作;Build模式用于对旧阵列使用旧版本的md驱动;更有Grow模式能扩展阵列;剩下的是Misc模式,他包括对多种内部的任务和没有指定特别模式的一些操作。
系统平台: 红帽 AS4 for x86
三、部署
1、准备磁盘
只能使用Sofware RAID格式的磁盘才能组成阵列,所以,首先我们要把做好磁盘格式。正如上面提到的,除了系统盘sda外,我们需要对sdb、sdc、sdd进行操作
a)对sdb进行分区
fdisk /dev/sdb
n,划分区:
p,划分区:
w,写入退出:
2、创建阵列
mdadm能支持LINEAR、RAID0 (striping)、 RAID1(mirroring)、 RAID4、RAID5、RAID6和MULTIPATH的阵列模式。
创建命令格式如下:
mdadm [mode] [options]
例如:创建一个RAID 0设备: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0 --raid-devices=3 /dev/sdb1 /dev/sdc1 /dev/sdd1
--level表示创建的阵列模式,--raid-devices表示参和阵列的磁盘数量。
也能这样表达,意思是相同的:
mdadm -Cv /dev/md0 -l0 -n3 /dev/sd[bcd]1
还能增加-c128参数,指定chunk size为128K(默认64K)
3、设置文件
mdadm不采用/etc/mdadm.conf作为主要设置文件,他能完全不依赖该文件而不会影响阵列的正常工作。
该设置文件的主要作用是方便跟踪软RAID的设置。对该设置文件进行设置是有好处的,但不是必须的。推荐对该文件进行设置。
通常能这样来建立:
echo DEVICE /dev/sd[bcd]1 > /etc/mdadm.conf
mdadm -Ds >> /etc/mdadm.conf
mdadm --detail --scan >> /etc/mdadm.conf
4、格式化阵列
后续,只要你把/dev/md0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来进行操作即可:
mkfs.ext3 /dev/md0
mkdir /mnt/test
mount /dev/md0 /mnt/test
5、若要开机自动挂载,请加入/etc/fstab中:
/dev/md0 /mnt/tes auto defaults 0 0
四、监视和管理
mdadm能非常方便的对阵列进行监视和管理的操作,也包括了停止和启动阵列等常用维护。
1、查看
cat /proc/mdstat
能查看所有使用md驱动的阵列的状态:
mdadm --detail /dev/md0
查看指定阵列的周详信息(-D):
2、停止
mdadm -S /dev/md0
停止指定阵列,并释放磁盘(--stop):
※注意:停止后,原组成阵列的磁盘将处于空闲状态,一旦吾操作这些磁盘,将不能再重启激活原阵列。
3、启动
mdadm -A /dev/md0 /dev/sd[bcd]1
启动指定的阵列,也可理解为讲一个新阵列装配到系统中(--assemble):
若你已在上面设置了/etc/mdadm.conf文件,也可用-s查找:
mdadm -As /dev/md0
4、测试
如果你没有设置/etc/mdadm.conf文件,而且又忘了某磁盘属于那个阵列,则你能使用检测:(--examine)
mdadm -E /dev/sdb1
获得UUID后,也能这样激活阵列:
mdadm -Av /dev/md0 --uuid=8ba81579:e20fb0e8:e040da0e:f0b3fec8 /dev/sd*
能看到,只要磁盘没有损坏,这样装配是非常方便的:
5、添加及删除磁盘
mdadm能在Manage模式下,对运行中的阵列进行添加及删除磁盘。常用于标识failed磁盘,增加spare(冗余)磁盘,及替换磁盘等。
例如:原来状态是:
则能使用--fail指定坏磁盘,并--remove走:
mdadm /dev/md0 --fail /dev/sdc1 --remove /dev/sdc1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阵列模式,如RAID0等,是不能用--fail和--remove的。
增加一个新的阵列用磁盘
mdadm /dev/md0 --add /dev/sdc1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阵列模式,如RAID0等,是不能用--add的。
6、监视
在Follow或Monitor状态下,能使用mdadm对阵列进行监视,例如当阵列出现问题的时候,发送邮件给管理员;或当磁盘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自动的磁盘替换。
nohup mdadm --monitor --mail=sysadmin --delay=300 /dev/md0 &
上述定义:没300秒监视一次,当阵列出现错误,会发送邮件给sysadmin用户。由于monitor启动后是不会自动退出的,所以需要加上nohup和&,使之持续在后台运行。
在Follow模式下,是允许共享冗余磁盘的。
例如,我们有两个阵列:/dev/md0、/dev/md1,而/dev/md0里面有一个spare磁盘。当我们在/etc/mdadm.conf中定义类似:
DEVICE /dev/sd*
ARRAY /dev/md0 level=raid1 num-devices=3 spare-group=database
UUID=410a299e:4cdd535e:169d3df4:48b7144a
ARRAY /dev/md1 level=raid1 num-device=2 spare-group=database
UUID=59b6e564:739d4d28:ae0aa308:71147fe7
也就是定义一个spare-group组。并运行上面的monitor模式命令。这样,当组成/dev/md1的其中一个磁盘出现问题的时候,mdadm会自动从/dev/md0上移走spare磁盘,并加入/dev/md1中,而不必人工干预。(请注意,能实现这样工作的,只有在该阵列支持冗余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如raid1、raid5等。而对于raid0等阵列模式,是无效的)
五、其他
1、增加spare磁盘
能通过在创建的时候指定冗余磁盘:
mdadm -Cv /dev/md0 -l1 -n2 -x1 /dev/sd[bcd]1
-x(--spare-devices)参数用于指定冗余磁盘的数量,结果:
另外,对于full的阵列(例如已有2个磁盘的RAID1),则直接使用-add参数,mdadm会自动把冗余的磁盘作为spare disk。
2、删除阵列
mdadm -S /dev/md0
或
rm /dev/md0
修改/etc/mdadm.conf、/etc/fstab等设置文件,把相关的地方去掉;
最后,用fdisk对磁盘进行重新分区即可。
3、重建阵列
我们也能在没有fdisk的情况下把使用过,但目前没有属于所有阵列的磁盘划分到新阵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