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从Serialize说起
我们都知道JAVA中的Serialize机制,译成串行化、序列化……,其作用是能将数据对象存入字节流当中,在需要时重新生成对象。主要应用是利用外部存储设备保存对象状态,以及通过网络传输对象等。
二.Android中的新的序列化机制
在Android系统中,定位为针对内存受限的设备,因此对性能要求更高,另外系统中采用了新的IPC(进程间通信)机制,必然要求使用性能更出色的对象传输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Parcel被设计出来,其定位就是轻量级的高效的对象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
三.Parcel类的背后
在Framework中有parcel类,源码路径是:Frameworks/base/core/java/android/os/Parcel.java
典型的源码片断如下:
java代码:
从中我们看到,从这个源程序文件中我们看不到真正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必须透过JNI往下走了。于是,Frameworks/base/core/jni/android_util_Binder.cpp中找到了线索
java代码: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函数的实现依赖于Parcel指针,因此还需要找到Parcel的类定义,注意,这里的类已经是用C++语言实现的了。
找到Frameworks/base/include/binder/parcel.h和Frameworks/base/libs/binder/parcel.cpp。终于找到了最终的实现代码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读一下,不难理解,这里把基本的思路总结一下:
1. 整个读写全是在内存中进行,主要是通过malloc()、realloc()、memcpy()等内存操作进行,所以效率比JAVA序列化中使用外部存储器会高很多;
2. 读写时是4字节对齐的,可以看到#define PAD_SIZE(s) (((s)+3)&~3)这句宏定义就是在做这件事情;
3. 如果预分配的空间不够时newSize = ((mDataSize+len)*3)/2;会一次多分配50%;
4. 对于普通数据,使用的是mData内存地址,对于IBinder类型的数据以及FileDescriptor使用的是mObjects内存地址。后者是通过flatten_binder()和unflatten_binder()实现的,目的是反序列化时读出的对象就是原对象而不用重新new一个新对象。
java代码:
java代码:
java代码:
java代码:
java代码:
iOS程序是基于Objective-C语言的,可以认为iphone SDK就是O-C上的各种框架的集合,O-C是学习iOS开发的基础,从基础做起是我们的研究之道。
那么,学习Objective-C,第一步还是搭建开发环境。那么能有一台Mac是最好的,出于预算和学习的考虑,使用虚拟机安装Mac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还有在Windows下安装Objctive-C编译器的方式,这个就不推荐了,至少使用虚拟机可以模拟出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
启动Mac或Mac虚拟机,进入Mac系统,这里仅仅是来研究O-C语言,那么使用虚拟机来完成。运行环境为VMware Workstation + Mac OS X 10.8。这里不再赘述虚拟机中安装Mac OS X的过程了,相关内容很容易找到。
进入Mac系统后,需要安装XCode,这是iOS程序开发的IDE,此时我们可以注册为Apple的开发者,申请一个免费的ID后就可以在Apple开发者网站下载XCode了。
打开XCode后,选择XCode,打开Preferences,选择Download选项卡,如下图所示。在这里我们需要可以安装Command Line Tools。之后我们就可以在Terminal中来编写代码,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XCode IDE。
打开终端Terminal,创建一个文件夹来作为我们程序开发的文件夹,然后创建我们的一个O-C文件first.m,如下图所示:
之后编写如下所示的代码: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程序,暂时不讲解各行代码的含义,先运行出结果。那么按如下所示操作:
编译后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就直接执行程序即可。我们得到了一行输出,可以看上图所示内容。同时在Progs文件夹中,我们看到了可执行文件的生成:
此时点击-first,那么就会启动程序,得到如下内容:
这个输出和我们上面得到的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解释第一个程序,逐行来看:#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这句话会告诉O-C编译器(示例中使用的是LLVM Clang Objective-C)找到并处理头文件Foundation.h,这是一个系统的头文件,因为后续要使用其中定义的类或函数,所以必须导入。#import表示将该文件导入到当前程序中,可以类比Java中的import导包语句。
接下来是主函数声明: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主函数表示程序从这里开始执行,这在C/Java中都是一致的,只是函数的参数略有不同罢了,其返回值为int型。
下面进入主函数体部分,第一句是@autoreleasepool{},字面含义是自动释放池,也就是说其中的语句会放到自动释放池的语境中执行。自动释放池机制可以在创建新对象时,系统可以有效管理所使用的内容。关于其具体内容这里先不解释。
在自动释放池中只有一条语句:NSLog(@"Hello World!"),这是一个函数调用,NSLog函数接受了参数@"Hello World!",这里的@表示字符串类型为NSString,如果不加@,那么就是普通C类型的字符串。NSLog是一个系统函数,它会输出其参数或者参数列表中的内容。
main函数中最后一句是return 0,这是主函数声明时需要的返回值,在这里0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使用clang编译Objective-C程序时,需要使用-framework来指定我们使用的库Foundation,-o表示生成目标文件的名称,我们设置为-first,那么成功编译后,我们就看到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在Terminal中使用./-first来执行程序就会得到输出,当然也可以点击可执行文件来打开它。
下面来看怎么在XCode中创建项目,首先打开XCode:
选择第一项Create a new XCode project,然后弹出如下窗口,我们继续设置:
这里我们选择Command Line Tool,也就是控制台的程序,点击Next继续:
为我们的应用项目命名,然后选择Type为Foundation,其含义之前都说过了,然后点击Next继续:
选择我们项目的存放位置,这里使用默认的位置-桌面,之后点击Create创建项目,那么我们在XCode中就得到了一个系统自动为我们生成的项目Prog1:
打开main.m,这个O-C源文件是系统自动为我们生成的,可以看到其内容在XCode环境中已经高亮显示了,我们来看一下完整的代码:
// // main.m // Prog1 // // Created by Nan Lei on 12-12-25. // Copyright (c) 2012年 Nan Lei. All rights reserved. //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 insert code here... NSLog(@"Hello, World!"); } return 0; }
这里系统为我们加了很多注释,在O-C源代码中使用注释和C语言是一样的,就是单行的双斜杠//和多行的/* ... */注释段。主体程序和我们之前编写代码是完全一致的,在XCode中点击XCode左上方的Run按钮来运行程序:
编译成功后会得到输出,就是一句Hello World!我们修改源代码再做一组测试:
代码如下: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 insert code here... NSLog(@"Programming in Objective-C is fun!"); NSLog(@"Testing...\n1.\n2..\n3..."); } return 0; }
这里看到的结果是和C/Java中都是类似的,使用\n表示换行,那么得到的输出自然也是带换行的了。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认识了第一个程序,紧接着就是变量的表示了,那么在O-C中,变量的表示方法和C语言都是一致的,看如下的程序: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int sum,v1,v2; v1=12; v2=25; sum=v1+v2; NSLog(@"The sum of %i and %i is %i",v1,v2,sum); } return 0; }
在XCode中运行后,我们得到如下输出:
这里就使用了NSLog函数的参数列表输出功能,%i表示此位置输出的是整型,那么后面的参数会按照位置顺序来填充到相应的位置中去。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1.什么是block?他是一个对象吗
答:Block是iOS4.0+ 和Mac OS X 10.6+ 引进的对C语言的扩展,用来实现匿名函数的特性。
用维基百科的话来说,Block是Apple Inc.为C、C++以及Objective-C添加的特性,使得这些语言可以用类lambda表达式的语法来创建闭包。
用Apple文档的话来说,A block is an anonymous inline collection of code, and sometimes also called a "closure".
关于闭包,我觉得阮一峰的一句话解释简洁明了:闭包就是能够读取其它函数内部变量的函数。
这个解释用到block来也很恰当:一个函数里定义了个block,这个block可以访问该函数的内部变量。
Block除了能够定义参数列表、返回类型外,还能够获取被定义时的词法范围内的状态(比如局部变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比如使用__block变量)能够修改这些状态。此外,这些可修改的状态在相同词法范围内的多个block之间是共享的,即便出了该词法范围(比如栈展开,出了作用域),仍可以继续共享或者修改这些状态。
通常来说,block都是一些简短代码片段的封装,适用作工作单元,通常用来做并发任务、遍历、以及回调。
2.短信如何实现国际化
ios国际化实现
1 首先生成一个名称为 Localizable.strings的文件,然后选中此文件,然后选择xcode的view视图的右窗口,此时显示的是此Localizable.strings文件的一些相关信息,
2 找到Localization 点击下方的+ 添加Chinese,此时就会在Localizable.strings 的文件下方生成一个chinese文件
3 编辑 该文件就可以使用了
"name"="一帆纷飞";
"fav"= "code";
然后在文件中就可以使用方法 NSLocalizedString(@"name", @"这是注解");
3.pch文件如何使用
扩展名.pch表示"precompiled header",这是一个你工程要用到的来自于外部框架的头文件列表。xcode将编译这些头到文件,这将减少你在选择Build 或Build and Go时编译项目的时间。通常用到的头文件已经自动包含了
pch,系统编译每个cpp文件前,都会先include这个文件。这样就节省了添加include的时间,相当于加速编译(有待取证)
还有就是可以再这里面放入宏,在整个工程中都可以用。节省了时间
4.谈谈对awakFromNib和layoutSubviews函数的理解和使用
awakeFromNib
当.nib文件被加载的时候,会发送一个awakeFromNib的消息到.nib文件中的每个对象,每个对象都可以定义自己的 awakeFromNib函数来响应这个消息,执行一些必要的操作。也就是说通过nib文件创建view对象是执行awakeFromNib 。
layoutSubviews在以下情况下会被调用:
1、init初始化不会触发layoutSubviews
但是是用initWithFrame 进行初始化时,当rect的值不为CGRectZero时,也会触发
2、addSubview会触发layoutSubviews
3、设置view的Frame会触发layoutSubviews,当然前提是frame的值设置前后发生了变化
4、滚动一个UIScrollView会触发layoutSubviews
5、旋转Screen会触发父UIView上的layoutSubviews事件
6、改变一个UIView大小的时候也会触发父UIView上的layoutSubviews事件
5.内存泄露如何检查
在开发的时候内存泄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是我们需要尽量减少的,因为内存泄漏可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程序的稳定性!!!最近一阵在疯狂的查询内存泄漏问题,总结有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静态分析
通过静态分析我们可以最初步的了解到代码的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或者是存在的内存泄漏,这是我们第一步对内存泄漏的检测。当然有一些警告并不是我们关心的可以略过。
2.通过instruments来检查内存泄漏
这个方法能粗略的定位我们在哪里发生了内存泄漏。方法是完成一个循环操作,如果内存增长为0就证明我们程序在该次循环操作中不存在内存泄漏,如果内存增长不为0那证明有可能存在内存泄漏,当然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3.代码测试内存泄漏
在做这项工作之前我们要注意一下,在dealloc的方法中我们是否已经释放了该对象所拥有的所有对象。观察对象的生成和销毁是否配对。准确的说就是init(创建对象的方法)和dealloc是否会被成对触发(简单说来就是走一次创建对象就有走一次dealloc该对象)。
6.private...public protected和package的区别
@private
实例变量只能被声明它的类访问
@protected
实例变量能被声明它的类和子类访问,所有没有显式制定范围的实例变量都是
@public
实例变量可以被在任何地方访问。
@package
任何在实现类的镜像之外的代码想使用这个实例变量都会引发link error这个类型最常用于框架类的实例变量,使用@private太限制,使用@protected或者@public又太开放
7.你是如何理解self和super的
self 是类的隐藏的参数,指向当前当前调用方法的类,另一个隐藏参数是 _cmd,代表当前类方法的 selector。这里只关注这个 self。super 是个啥?super 并不是隐藏的参数,它只是一个“编译器指示符”,它和 self 指向的是相同的消息接收者,拿上面的代码为例,不论是用 [self setName] 还是 [super setName],接收“setName”这个消息的接收者都是 PersonMe* me 这个对象。不同的是,super 告诉编译器,当调用 setName 的方法时,要去调用父类的方法,而不是本类里的。
当使用 self 调用方法时,会从当前类的方法列表中开始找,如果没有,就从父类中再找;而当使用 super 时,则从父类的方法列表中开始找。然后调用父类的这个方法
8.如何实现多继承
9.viewdidload和viewdidunload何时调用
当需要显示或者访问view属性时,view没有创建的话,VC就会调用 loadView方法,在这个时候会创建一个view并将其赋给VC.view属性。紧接着就会调用VC的viewDidLoad方法,这个时候 VC.view保证是有值的,可以做进一步的初始化操作,例如添加一些subview。注意:定制VC时,如果覆盖loadView方法,不需要调用 [super loadView]方法。
当app收到内存警告的时候,会调用每一个VC的 didRecieveMemoryWarning方法,我们需要做出响应,释放程序中暂时不需要的资源。通常都会重写该方法,重写时候需要调用super 的该方法。如果检测到当前VC的view可以被安全释放的话,就会调用viewWillUnload方法,这个我们必须要重视,因为当VC的view消失 时候它的subviews可能会被一起释放,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记录,以保证下次能够正确创建,同时不出现内存泄漏。调用 viewWillUnload以后,会将VC.view属性设置成nil,然后在调用viewDidUnload方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释放那些强引用的 对象。
10.试图控制器的init和view的initwithfram何时调用
11.解释自动释放吃的使用
1. ojc-c 是 通过一种"retain counting"(引用计数)的方式来管理内存的, 对象在开始分配内存(alloc)的时候引用计数为一,以后每当碰到有copy,retain的时候引用计数都会加一, 每当碰到release和autorelease的时候引用计数就会减一,如果此对象的计数变为了0, 就会被系统销毁.
2. NSAutoreleasePool 就是用来做引用计数的管理工作的,这个东西一般不用你管的.
2.当您向一个对象发送一个autorelease消息时,Cocoa就会将该对象的一个引用放入到最新的自动释放池。它仍然是个正当的对象,因此自动释放池定 义的作用域内的其它对象可以向它发送消息。
3.当程序执行到作用域结束的位置时,自动释放池就会被释放,池中的所有对象也就被释放。
4. autorelease和release没什么区别,只是引用计数减一的时机不同而已,autorelease会在对象的使用真正结束的时候才做引用计数减一.
12.什么是arc ?
ARC是iOS 5推出的新功能,代码中自动加入了retain/release,原先需要手动添加的用来处理内存管理的引用计数的代码可以自动地由编译器完成了。简单地理解ARC,就是通过指定的语法,让编译器(LLVM 3.0)在编译代码时,自动生成实例的引用计数管理部分代码。有一点,ARC并不是GC,它只是一种代码静态分析(Static Analyzer)工具。
13.创建一个按钮并释放不用arc
UIButton *butt=[[UIButton alloc]initWithFrame:CGRectMake(0, 0, 30, 30)];
[self.view addSubview:butt];
[butt release];
14.父view包含view B和C之间插入'A的子类D ?
- (void)insertSubview:(UIView *)view aboveSubview:(UIView *)siblingSubview;
15.如何计算某一段字符串在给定宽度的情况下进行换行后的高度 ?
UILabel *huifu=[[UILabel alloc]init];
huifu.font=[UIFont systemFontOfSize:13];
huifu.textAlignment=UITextAlignmentLeft;
huifu.lineBreakMode=UILineBreakModeWordWrap;
huifu.numberOfLines=0;
CGSize constraint = CGSizeMake(250, 20000);//label内容设置大小
CGSize size = [cell.huifu.text sizeWithFont:[UIFont systemFontOfSize:13] constrainedToSize:constraint lineBreakMode:UILineBreakModeWordWrap];
16.synthesize name与-name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 ,两种写法并无区别。只是第二种方法有助于实例变量名和属性名分开管理。
直接区别就是第一种可以用idd和self.idd两种方法读写,第二种是用_idd和self.idd来读写。
前面加_只是传参的参数名的命名习惯。在接口文件中或接口部分中肯定声明了NSString *_idd。
17.obc中的协议和java中的接口概念有何不同?
答案:Interface理解为接口概念,于JAVA\C#中的接口有所不同的是Obj-C中的接口应该理解为一种非正式协议,Obj-C中的Interface只是表明应该会处理其中声明的消息(方法),但是不是必须处理。
Protocol(正式协议)看上去更 正规一些,语义上更强烈一些:要求采用该协议的类,"必须"实现协议中约定的方法。但是比较娱乐的是,即使是号称正式协议,编译器在编译时,遇到不守规矩 的情况,仍然只是给出警告。你会觉得Protocol跟Interface比起来,都是类似的概念,Protocol设计纯属多余。其实不 然,Protocol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
Protocol(正式协议)可以将业务中的方法定义剥离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文件,这跟传统OO中的提取接口是不谋而合的。如果遇到二个系统需要交换数据,可以制定一套双方都遵守的Protocol,然后这二个系统中都把这个协议文件添加到项目中,实现它即可。
这一功能,非正式协议(@interface)是做不到的。因为在Obj-C中是不允许多继承的,双方系统可能都需要继承某一个类以实现某些功能,这时候 只能实现一个协议(Protocol)。 此外,Obj-C 2.0中对协议还做了一些扩展,允许把协议中的方法标识为“必须实现(@required)”和“可选实现(@optional)”二类,如果协议中的方 法被标识为@optional,即使采用该协议的类不实现这些方法,编译器也不会给出警告。这样接口约定的很多作用就可以由协议来实现,不过协议中不能含 有数据(但是接口约定中可以有数据成员)。
NSObject是一个 Interface也是一个Protocol,而Interface NSObject实现了Protocol NSObject,在Obj-c的OO世界中,身为万物之祖的NSObject其实也就一个"正式协议”,所以从NSObject派生出的所有类,都只是 在遵守一个或多个协议而已
18.如何解决#import循环问题
@class--避免循环引用 主要是用于声明一个类,告诉编译器它后面的名字是一个类的名字,而这个类的定义实现是暂时不用知道的,后面会告诉你.也是因为在@class仅仅只是声明一个类,所以在后面的实现文件里面是需要去#import这个类,这时候才包含了这个被引用的类的所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