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程技术>移动开发
本页文章导读:
    ▪【转】苹果微软顶峰对决        【转】苹果微软巅峰对决 http://hi.baidu.com/robin_witheme/blog/item/45233df0c2e0eece7831aa34.html 相当长的一篇文章,作者从技术方面比对分析了两个公司,不过比较倾向与微软了。从用户的角度看,微软.........
    ▪ camera中setZoom的有关问题        camera中setZoom的问题 不是所有SDk都支持setZoom就像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一个样,其实很讨厌这个广告,弄一个忽悠人的名字。 API Level 8开始才有setZoom这个功能,所以不是所有cameras都支持zoo.........
    ▪ 计算机发出“嘟”的响声       电脑发出“嘟”的响声 声音控制面板已经屏蔽了弹出声音的控制, 但电脑弹出提示框还发出了嘟的声音,找了些资料, 原来我没有装声卡,声音控制已经转移到了主板, 声音是从主板发出.........

[1]【转】苹果微软顶峰对决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4-02-18
【转】苹果微软巅峰对决

http://hi.baidu.com/robin_witheme/blog/item/45233df0c2e0eece7831aa34.html

相当长的一篇文章,作者从技术方面比对分析了两个公司,不过比较倾向与微软了。从用户的角度看,微软的亲和力太差了,但是如果苹果的兼容性更好一些,也许就能在桌面电脑上抢夺微软的市场了。

//***************************************************

作者:马荟 武佳  2010-06-21 14:55:19 

华尔街从来不缺新闻,苹果市值超过微软不过是其中的一个。

微软与苹果,一者几乎创造了PC时代,一者将科技与艺术紧密融合,两个风格迥异的IT公司, 因为共同的创新基因,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走到了极致。

然而,市值上的超越真的像评论所说的那样,是微软时代的落幕,苹果时代的开始吗?答案未必。 封闭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模仿者和竞争者、严重的创始人文化都让人不得不为苹果的未来打上一个问号。

苹果需要学习微软在计算机架构上的开放和联盟策略;微软要学习苹果的创新精神。如果非要将二 者放在一起比较的话,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苹果微“软”。

但比较二者并非我们的本意,微软与苹果对中国企业的意义更加重要。处于科技巅峰的领袖们一方 面向中国企业彰显了创新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又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企业?我们离微软有多远?离苹果有多远?

苹果未熟

并不是苹果的胜利就意味着微软的失败那么简单,何况只是在市值上。在与微软的巅峰对决中,苹 果“功力”尚欠,作为下一代IT领袖,苹果尚未成熟。

2010年5月26日,或将书写历史,或许仅仅成为一个历史。这一天,苹果公司的股价以 244.05美元报收,市值达到2221.2亿美元,一举超过微软的2191.8亿美元,成为了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

尽管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6月2日在参加《华尔街日报》主办的All Things Digital技术会议上有卖乖之嫌地直言,这件事“太棒了,但并不意味着什么”,不少媒体和评论家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IT新王者赶快翻到“苹果统治时 代”这一页。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财季中,微软营收145亿美元,利润为40.1亿美元。而苹果则分别是 135亿美元和30.7亿美元。不过,从过去的曲线趋势看,这个距离可能不可避免地会继续缩短了。

微软和苹果,两种路线和模式。从苹果市值再次超越微软那一刻起(上一次是1989年),命运 的天平似乎已经开始慢慢向后者倾斜了——舆论怀着夹杂了遗憾和兴奋的矛盾心情描述着两个英雄的“更迭”:这是一个“‘技术创新’(指微软)驱动的时代徐徐 落幕,继而是一个‘应用创新’(指苹果)时代大幕的开启”;乔布斯在其右脑科技对垒盖茨的左脑科技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传统PC已经被苹果iPad引向落 寞……

看起来好像是:微软作为科技行业最有价值公司的优势不复存在了……苹果成了新一代的IT领 袖……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巨人”未满

人们已经习惯了苹果作为“颠覆者”的快步小跑的节奏,看起来,它现在已经俨然成为后电脑时代 的代言人。截至5月31日,iPad发售不到两个月的iPad全球销量已突破200万台(乔布斯干脆直接说每秒卖出3台)。

对比之下,在基础研究方面投资巨大但是在新兴市场(如移动领域)相对低调的微软,常常因为人 们对其创新报以过高的期待而背负压力。在市场上策略上,微软是保守而稳健的,善于后发先至的风格最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底气——只有凤毛麟角的公司才可企及的 实力已经足以让某个领域的先行者“让出”市场。

王者更迭,要成为一个IT领袖,苹果是否已经长出了足够强壮的骨骼?

从产品上讲,苹果是一个“硬”到极致的公司。几乎所有记载着苹果成功的时刻都要归功于当时的 革命性的硬件产品。1977年,苹果公司就发售了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这台电脑是乔布斯和他的伙伴出于兴趣组装而成的机器并把它市场化的成果;苹果1984年推出的革命性的Mac机,几乎成了现在设计人员和图像发烧友 的“通用语言”;苹果2001年推出iPod的数字音乐随身听成了新千年的时尚,更拯救了岌岌可危的传统唱片业; 2007年,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hone和iPod touch,“多点触控”一词成了当时最热的科技词汇之一;2008年,乔布斯从信封中取出了当时最薄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现在,iPhone仍然以每年一个新版本的速度更新,在今年6月7日到11日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iPhone第四代如约亮相……

从模式上,苹果也是一个“软”到极致的公司。iTunes重新梳理了数字音乐的价值链条,大 洋彼岸的人们早已习惯于去网上唱片商店下载付费歌曲;苹果的网上应用商店里已经握有20万个应用,这足以创造一个“开发商——市场——用户”的商业流通平 台。

然而,这正是问题所在。

苹果看起来更像是媒体平台,没有互联网入口,也不拥抱云计算。它的优势集中在硬件领域的革新 和所承载的丰富应用。虽然苹果的产品已经拥有大批拥趸,这些人从滑板少年,到商业精英,到遍布世界的狂热技术迷,他们围绕着苹果的硬件展开,最终在苹果的 丰富应用中获得满足。但他们只是口味刁钻的消费者,而不是财大气粗的企业客户,如果苹果公司不能一如既往的超越自己,在消费者眼里就意味着退步,接着就是 背弃。

硬件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不时还会在半路上杀出个谷歌之类。苹果之前并不是没有 尝过苦头,上世纪80年代,苹果在个人电脑业务遇到了不少新兴的竞争对手,其中最强大的就是蓝色巨人IBM,而当时IBM的个人电脑正运行着“盖茨小子” 从IBM身上捞到了第一桶金的DOS系统。

另一边——应用,恰恰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当(只要看看不断出现的应用程序商店就知道了),前 提是只要能够笼络大批的开发者和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并且最终在某一平台上将其实现。当硬件的长尾愈发明显,公司的服务意识逐渐增强的时候,要想复制 iPod—iTunes—数字音乐、iPhone—AppStore—开发者、iPad—数字内容—传媒集团的路线并不是一件难事。


被咬一口的苹果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苹果公司的LOGO曾经与两个人物密切相关,一个是牛顿(在苹果公司确定 商标以前,苹果就是指近400年前落在牛顿头顶上的那一个),一个是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也就是流传开来的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图灵死 时,床头放着一颗咬了一口被剧毒氰 化物浸泡过的苹果)。

现在,作为苹果的灵魂人物,斯蒂夫·乔布斯就是咬了苹果的那个人。这不仅是因为乔布斯把苹果 的产品带上一个又一个巅峰,更重要的是,乔布斯的“健康”就是苹果的“健康”。只要乔布斯打个喷嚏,苹果的股东们就得感冒。

乔布斯的每一次出山几乎都能把苹果带向一个新的辉煌,他个人的起起伏伏、几近几退都与苹果公 司的挫败与辉煌密切相关。在乔布斯三十岁的时候,因为与董事会意见向左,董事会最终把作为苹果创始人之一的乔布斯炒了鱿鱼。

不过,乔布斯把这段经历看成他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作为一个成功者的负重感被作为一个创业 者的轻松感觉所重新代替,没有比这更确定的事情了。”乔布斯从此也进入了他生命中最具创造力的阶段——他创造了两个有关电脑制作和动画设计的公司,并遇到 了他的妻子。此后,苹果收购了其中一个公司NeXT,乔布斯在苹果的危难时刻重新回到了苹果担任CEO。当时,乔布斯已经因为Pixar(皮克斯)创造出 来好莱坞动画《玩具总动员》而名声大振。大家都能感觉到,苹果公司的雇员对乔布斯的崇敬简直就是一种宗教般的狂热。

乔布斯对于苹果公司起到强大的品牌营销效应的同时,也埋下了苹果未来企业灵魂缺失的挑战。乔 布斯四年前因患上胰脏癌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此后苹果的股价就随着乔布斯的健康情况而起起伏伏。人们开玩笑说,乔布斯的医生们或许在自己的病历夹里都附上 了一张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图,因为股价表上的起伏波动也能反映着他的健康状况。

我们不得不要遗憾地接受,某一天,缺少了乔布斯的苹果,品牌魅力会大打折扣。

“如果有一天苹果没有了乔布斯,对于苹果来说将会是致命的,苹果过于依赖人的发挥。微软较少 依赖某个个人,是个成熟公司。而且,苹果仍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一旦创新力衰减,就会马上陷入危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

从优秀到卓越,对于苹果这个创始人味道浓厚的公司来说,道路何其漫长。正如本刊此前在《走过 盖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对于任何一家带有强烈创始人风格的商业公司而言,这一“创始人缺失”时期都是其必然要面对和渡过的敏感期。无论是早年间的 IBM、惠普、迪士尼、英特尔,还是现在的Sun、苹果、甲骨文,其创始人在位与不在,对公司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就微软而言,盖茨当时在7年前就开始 的让权、并尽可能简化公司内部政治局面的决定已经说明,盖茨希望自己之于微软的意义能够渐渐的像是一个标签,或者只是一个影子。而对于乔布斯和他的苹果而 言,将来也必将面对彼此间剥离的痛苦,并尽量让这种痛苦对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创新“悖论”

谁是当今最有创造力的公司?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都是它,对!苹果。不管是看看狂热的“苹果 控”,还是北京三里屯Village里林立在时尚服饰商铺间的苹果体验店,能够把时尚和科技结合得最完美的可以说非苹果莫属了。

苹果在产品推广和品牌包装方面可以说是微软的模范,而这种产品形象又与其企业形象联系在一 起。提起苹果,就意味着时尚、酷、创意,就像人们对这个神秘公司的印象。从数码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现在又是平板电脑,每一个产品都炙手可热。

当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创新和苹果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可能已经忽略了一个事实,苹果的创新更 多体现在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上,而非技术本身。

相比苹果的硬件产品,软件的影响显得无远弗届,鲍尔默用了一个比喻总结了微软的世界观,他把 微软这家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的开发商比作一个拿着锤子的人。“在一个拿着锤子的人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

“在微软走过的近三十余年中所发生的无数实例证明,微软最不缺的就是耐心。无论是 Windows、Office、IE、MSN、Xbox,还是互联网搜索、Zune,微软的每一步都不是以开拓者的姿态走出的。甚至,恰恰是由于环境发生 了改变,前人已经做了尝试并且有了收获,微软才得以采用自己擅长的创新方式去捕获成功。”这种战略已经为熟悉微软的媒体的共识。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技术创新,如果技术不创新,你不可能赢。”当时作为微软大中华区总裁的陈 永正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说,他对微软彼时所经历的转型,始终都很有信心,“微软可能不会有像苹果的iPod那么强的某种产品,但是我们在面上铺得更广, 平台是我们的核心。这是微软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哲学。”

正是两种公司截然不同的风格——苹果产品体现的是一种美学和体验的创新,微软体现的是传统技 术上的创新且在市场产品上相对保守——让人们对于两者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解读。

我们看看微软是怎么做的。回顾过去的十年,你会发现,微软是一家标杆型的产品型软件公 司,Windows和Office一直都是其最主要的利润支柱。如今,在线服务业务、虚拟化甚至是云计算将是微软未来极其重要的支点。盖茨之后,微软就在 转型,不仅要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在线服务和娱乐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同时要把传统的软件业务转移到云计算这种充满挑战的商业模式。现在人们对于微软的印象已经 不是曾经盖茨所说的“让每个桌面上放一个电脑”的理想那么简单,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古典的IT企业的自我蜕变。

局内人

的确,相比微软的相对开放,苹果可以说是一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人,它只会请写code的技 术迷们去坐客。

iPhone的成功就跟以下环环相扣的重点有关。首先,苹果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使用者经验;并 同时把使用者经验放进设计精美且圆滑顺畅的造型之中;最后,苹果为这个装置创造了一个终端到终端的平台,并整合自己的服务 (例如iTunes)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务(App Store)。

苹果的封闭决定了其的不可复制,但这恰恰也是最危险的一方面。

“判断你用的电脑是苹果系统还是微软系统非常简单,只需把一些应用程序在机器上运行一下就知 道了。”微软曾经这样消遣苹果。

自从苹果iPad面世以来,其无法兼容Flash的问题便屡遭诟病,而后者占据了世界上 75%的网络视频。有评论说,iPhone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以及他们为这个平台和使用者带来的价值,是其他竞争公司最难以复制的一环,尤其是让开发者懒 得去支持多平台。这也是苹果如此激烈保护其开发者社群的原因,以避免开放的网站越过苹果直接跟消费者有所接触,也因此它对Adobe的Flash态度特别 强硬。

对于一个真正创新的IT公司来说,创新并不只意味着面向未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兼顾现在,一 向注重用户体验的苹果在兼容性方面却始终保持着傲慢的姿态。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若能够得到苹果平台的承认,对于双方来说都别具意义。“从第三方软件来讲, 本身进入App Store不是问题,但是苹果在一些第三方软件上的限制会多一些,尤其是它规定了在一些和苹果iPhone已经具备的功能方面,不允许第三方软件进入,这 是最关键的一点。”Opera中国区总经理宋麟曾经就手机浏览器Opera Mini5申请进入App Store做出巨大努力。

封闭究竟更危险还是更安全呢?研究和顾问机构Ovum的首席分析师Adam Leach表示,“iPhone 4比它的前几代产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过去两年Google Android的崛起相当惊人,从而让制造商有机会创造出iPhone的替代品,而且更具有价格优势。这些手机并不单纯只是iPhone的复制品而已。苹 果面临的风险是,这些装置提供更多自由的内容,可能比一个智能使用苹果审核过的内容装置更有魅力,前提是如果这些装置能提供良好的使用者和开发者经验。”

从未被超越?

我们又见乔布斯穿着经典的黑衣配牛仔裤,在今年的WWDC带着最新的产品惊艳全世界。乔布斯 的偏执、苹果公司的专注和对极致的不断追求,成就了一个神一样的CEO和一个奇妙的公司,相比微软和谷歌,乔布斯的激进往往被外界解读为一种机会主义。

不过,对于股市来说,正是需要一些真正能引领世界潮流和话题的公司来带动股价的波动。这可能 是苹果市值超越微软的深层原因所在,而就苹果长期盈利能力来讲,苹果仍然需要克服不少考验。

“投资者明白不要永远拥有一只股份,行业盛衰引发循环、多年绵绵不绝的趋势及每年不同的主 题。例如2000年3G流动电话热潮的冷却,到近年iPhone革命的出现,苹果的iPhone及亚马逊的Kindle,令无线上网取代land line,令苹果市值超过微软。今天微软股价仍较2000年低许多。”评论如是说。

苹果的未来并不明朗,在移动领域,苹果在北美最大的对手就是黑莓,尼尔森公布数据显示,在美 国市场RIM占据35%份额,iPhone则是28%。在企业用户领域,后者几乎不给苹果一点机会。它的威胁还有微软的Windows phone 7,如果微软将来的硬件足够强大的话。当然,我们还不能忽视后起之秀谷歌Android。而随着平板电脑的热潮袭来,苹果的iPad将承担一波又一波的冲 击,特别是当整个平板电脑产业链形成的时候,那些传统的OEM厂商,如惠普等会充分发挥优势。

诚然,“苹果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从芯片,到硬件设计,到硬件技术,到 iOS操作系统,再到皮克斯和迪斯尼电影,以及App Store、iTunes、iBooks,这些让苹果可以不受产业链任何一方的约束来制造产品,他们可以为产品的软硬件找到最佳的搭配方式,无需和任何厂 家商量。”不过,在将来的某一天,用户不再习惯于“被定制”,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

“与朋友讨论,论对计算机的发展而言,微软功不可没,但苹果毫无作为。当时觉得很有道理,但 是现在想来,苹果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正是所谓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乔布斯成功地诠释了细节决定成败!”有人在微博上这样描述着苹果的特质而感慨道。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网络流行语放在苹果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未来,这句话还合适 吗?毕竟,太多企业主要的竞争对手的名单上,一个名字越来越刺眼,那就是苹果。

苹果VS微软:不同路径上的相似基因

苹果与微软以不同的方式走上了科技的巅峰,但它们身上也有着共同的基因。

“我买了一个水果公司的股票,有人说我这一辈不用再为钱发愁了。”智商只有80的阿甘对着镜 头拿出了一张印有苹果公司标志的纸说。这部199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通过主演汤姆·汉克斯之手向外界展示了两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公司:带着笑脸的沃尔玛和被 咬了一口的苹果。在上世界90年代,苹果公司恰好迎来了第一轮高速增长——它的股票在十年间增长了超过十倍。

苹果借助炫目的软硬件组合打造出了当时几近完美的个人电脑,微软却将二者分开来,靠通用的操 作系统走向了科技的巅峰——Windows从苹果的图形用户界面中获取了灵感,而且微软比苹果更早认识到,软件需要依托硬件才能发挥价值,将 Windows植入IBM的个人电脑,开启了微软通向科技顶峰的大门——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

近十几年间,苹果与微软,乔布斯与盖茨之间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不论是对簿公堂、投资合作还 是后来的相互诋毁和竞争,苹果似乎一直在追赶着微软的步伐,直到今年5月28日,苹果股价再次超过了微软,乔布斯终于把苹果推上了全球科技巅峰。

“华尔街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新的时代也已开始:全球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不再是你的桌 面,而是在你手中。”《纽约时报》对苹果市值超过微软的事件如此评价。只不过回应此事的微软掌门人已从盖茨换成了鲍尔默,“这是一个长期的游戏,我们有很 好的竞争者,当然我们本身也是很好的竞争者,我们有着很好的执行力能让产品更优秀,更成功”。乔布斯的回答也同样冷静,“这并不意味什么”。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这两家依然处于科技巅峰的公司很清楚,短时期内的市值波动并不能说明问 题,只有优秀的产品、良好的执行力、绝佳的用户体验和持续的社会责任才能确保企业的基业长青。仔细追溯苹果和微软的发展脉络,你会发现,这两个站在不同立 场上的科技公司成功法则各有千秋,却也含有相似的基因。

“创新”转身

创始人文化像烙印一样打在苹果的“LOGO”上,因为强势如乔布斯的人总是善于告诉时下的消 费者“你需要什么!”于是,在回归的开始,乔布斯做了一道减法——把Apple原来的30多个产品线砍到了4个。更多的产品并不意味着更大的公司,乔布斯 首先让苹果重新回归专注——贴近用户的需求。

科技和时尚被苹果巧妙的联合起来,乔布斯给此后的每个新产品上都加了一个“i”—— iMac、iPod、iPhone以及最新颁布的iPad。在英文词典中,“i”有多种释义,被人们所熟知的是主语“我”,还有几种相对隐晦的含义藏在其 后:表示数字1的罗马数字;表示课程未修完的符号。

名称显示了乔布斯的智慧,苹果用“i”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以个人需求、个人体验为核心的, 不断实现自我的时代。于是,苹果摒弃了复杂的技术术语,放弃了众多华而不实的功能,让产品从用户简单使用的角度来设计。“苹果的核心优势就是知道如何让复 杂的高科技为普罗大众所理解,随着科技日趋复杂,这一点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乔布斯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

课程未修完的“i”要想成为第“1”还必须做加法,后来的iPod、iPhone、iPad 就是不同的加法运算。《财富》杂志曾撰文指出:在过去10年中,乔布斯从根本上改变了三大行业的秩序:音乐、电影和手机。

“手持音乐播放器+在线音乐商店”,苹果的iPod在使MP3播放器摆脱了“低端数码产品” 形象、解决了数字内容的下载收费问题的同时,成为“炫”和“酷”等时尚名词的代言人。在这其中,苹果先后和全球四大唱片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把音乐管理软 件iTunes与Windows系统兼容,并允许用户通过一定的“特许使用金”来交换音乐作品。

对于iPhone这个得意之作,乔布斯曾反对其运行第三方开发的程序,一年之后,苹果推出 App Store,让每个略懂编程的程序员都能为iPhone编写软件。也由于这一次的加法,iPhone成为了创意的发动机,也使得每个人手中的iPhone 都可以被自己定义,真正成为I phone(我的电话)。

那个被乔布斯誉为“最重要”的iPad,则为iPhone与iPod Touch创建的平台添加的新的内容模块——iBook Store,如同所有媒体报道的那样,神奇的iPad上市不到两个月,销量就超过了200万台。

“创新”的含义在苹果身上发生了转变。“史蒂夫很早就认识到,重点是如何‘组织’内容。”苹 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弗说。这意味着,创新已经不仅局限于技术的递进,对商业资源的整合运用已成为创新的又一方式,而这种往往能把市场越做越宽——把他 人的价值纳入自身的商业平台上,“运营优秀的内容”产生的聚合效应要远远大于孤立价值的简单叠加。

突破视窗束缚

尽管无数媒体用苹果短暂的胜利宣告了“微软时代”的结束,但没有人能否认微软的成功—— 580亿美元的收入几乎相当于中国贵州省2009年创造的GDP(2009年,贵州全省生产总值3893.51亿元)。庞大的生态系统为微软的发展壮大提 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在与苹果的广告大战中,微软被描述为一个臃肿的胖子,尤其是那个华丽但不讨好的 Windows Vista。但在Windows7的广告上,微软破天荒的用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凯利来担任主角儿——操作PC就是这么简单!

微软正在以简单、轻快的形象示人。但在凯利身后的Windows 7,则聚合了“3000名微软工程师,50000名合作伙伴和800万测试用户”的智慧。“在Windows 7的开发过程中,微软不断倾听来自用户和合作伙伴的声音,投入了巨大力量为Windows这一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产品带来划时代的创新功能和强大的兼容 性。像Windows这样用户遍布全球的项目只能以团队的方式完成。”微软负责Windows平台策略的全球副总裁Mike Nash说。

千万不能忽略生态系统对于微软的重要意义——这不亚于超市货架对于沃尔玛的价值——支撑起微 软的未来。尽管Windows为微软贡献了超过半数的利润,但其已经把未来压在了生态系统上。鲍尔默近日在华盛顿大学演讲时表示:“70%的微软员工将参 与到云计算相关项目的开发中,而这一数字将在2011年增加到90%。”云计算并非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微软已经把自身的未来和云计算紧紧捆绑起来。

技术的激进与市场的保守让微软一直保持了一种“后发制人”的特质,这和一贯张扬的苹果形成了 天壤之别。高达数百亿的研发投入是微软保持稳健步伐的后盾:各种各样的软件和互联网应用都曾经或者正在出现在微软的实验室当中,软件巨人深信,只要机会成 熟,任何应用都可以在视窗中实现。

但现在,视窗似乎成了微软最大的禁锢。微软不得不转化思路去突破曾固守的视窗模式了。云计算 是微软最大的赌注,其业务也在向云倾斜:必应搜索从诞生就是完全基于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Windows Azure已经开始运营;Xbox服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在线业务;连Office也被搬上了云端——新推出的版本Office 2010允许用户无需本地安装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应用软件。云战略的商用将改写微软利润的组合方式——软件许可模式将可能被按照应用收费或者按时间收费的 模式所取代。

“微软平台有三个特点:1、云+端;2、软件+服务;3、我们可以提供灵活的选择——所有的 服务器都变成了一种服务。既可以提供终端的服务,也可以提供软件,让别人提供服务,这和软件仅作为一种服务有很大的区别。”天才科学家、微软全球副总裁张 亚勤说。“我们将赢得更多利润,当然,世界上还没有哪家科技公司能比我们更赚钱。”鲍尔默说。

相似DNA

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高级案例研究员蒋德嵩把苹果的成功归结于在“宽市场”创新。宽市场是 指突破单一产业边界与价值创造模式,借助数字化、信息化及公司“软交换”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在多个产业内创造新的价值空间。苹果用一些个性化的“小玩 意”将计算、音乐、电影、阅读甚至一些意想不到的应用连接在一起,但容易让人忽视的是,苹果连接起这一切的还是软件!

苹果与微软就好比同一种子裂变出的不同枝桠:微软靠出售软件获得了滋养其向云扩张的持续养 分;苹果靠设计软件缔造了一个消费电子的时尚王国——Mac OS X漂亮的动画图案以及大量建立在工业级代码基础上的新奇功能给Mac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连接 iPod 与 Mac 或 PC的 iTunes 播放器以及后来的iTunes Music Store本就是一个大程序,为苹果带来超额利润的App Store也同样是个软件。

用软件的创新带动公司的全面发展,这是微软与苹果共同的DNA。

从宽市场汲取养分,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发展自己,苹果与微软都这么做了。与处理器厂商英特尔 的联盟是微软创建PC帝国的基础;依靠良好的兼容性,根据企业业务模式定制办公软件,为微软夺得了办公系统的巨大市场份额;借助游戏开发者的力 量,Xbox被打造成了最具竞争力的在线游戏平台……微软声称,每收入1元钱其合作伙伴就会收入16.45元,软件的创新不仅带来了新的应用,在帮助企业 提升效率方面功不可没。

但在消费市场,苹果做的更好——环球、华纳、索尼、百代四大唱片公司,无数应用软件开发者, 甚至全球六大出版公司中的五家和纽约时报集团、新闻集团、康德纳斯特集团等传媒都被苹果纳入到自己的宽市场中,“苹果并不是全世界拥有资源最多的公司,我 们的成功在于驾驭正确的技术潮流,选择有前途的技术。”没有人怀疑乔布斯笼络资源的能力,这就好像苹果的封闭路线一样明显,在《华尔街日报》D8大会上, 乔布斯再次拒绝了Flash。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体验为王。

媒体总喜欢把乔布斯比如为达·芬奇,兼具科学家与艺术家特质的他把苹果的产品雕琢成一件件艺 术品。《基业长青》的作者、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称其为“商界贝多芬”——对于用户体验美学有一种完美主义的苛求。iTunes 在线音乐商店在2001年推出时,正是网上免费共享音乐的高峰期,音乐商店如何竞争得过盗版?“用户体验”是乔布斯给出的答案,“我看不出光靠语言就能说 服人们离开盗版,除非你能提供胡萝卜——而不是大棒。”,“我们的胡萝卜就是: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好的体验……而每首歌只会花掉你1美元”。要知道,美国的 中产阶级是一个庞大的团体,人们当然愿意为了更好的体验去花钱。

微软对用户体验的强调似乎没有苹果那么明显,其实同样被摆在重要的位置。除了 Windows的用户界面之外,微软会建立强大、炫目的体验中心,用户从产品研发阶段开始,就可以体验到产品的设计细节——通过用户体验来改善或者差异化 产品和服务,以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微软已经注意到了,软件的下一代将会是用户体验的天下,更好的体验将简化用户的使用方式,这意味着体验会帮助软件创造更 大的价值,会赋予软件更强大的生命力,也会提供更强大的生产力支持。

2007年6月,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很欣赏乔布斯的品味,这是实话。”而早在 2005年,乔布斯对前来采访的《财富》杂志记者说:“事实上,软件其实就是用户体验。”


    
[2] camera中setZoom的有关问题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4-02-18
camera中setZoom的问题

不是所有SDk都支持setZoom就像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一个样,其实很讨厌这个广告,弄一个忽悠人的名字。

API Level 8开始才有setZoom这个功能,所以不是所有cameras都支持zoom的,因此需要检查isZoomSupported (API Level 8) 或者低版本呢检查一下参数 parameters string : zoom-supported。

private void setZoom(Camera.Parameters parameters) {        String zoomSupportedString = parameters.get("zoom-supported");      if (zoomSupportedString != null && !Boolean.parseBoolean(zoomSupportedString)) {        return;      } 


    
[3] 计算机发出“嘟”的响声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4-02-18
电脑发出“嘟”的响声

声音控制面板已经屏蔽了弹出声音的控制,

但电脑弹出提示框还发出了嘟的声音,找了些资料,

原来我没有装声卡,声音控制已经转移到了主板,

声音是从主板发出来的,

解决办法:

下载 “驱动精灵 2010正式版.EXE” 安装下声卡,重启下就OK


    
最新技术文章:
▪Android开发之登录验证实例教程
▪Android开发之注册登录方法示例
▪Android获取手机SIM卡运营商信息的方法
▪Android实现将已发送的短信写入短信数据库的...
▪Android发送短信功能代码
▪Android根据电话号码获得联系人头像实例代码
▪Android中GPS定位的用法实例
▪Android实现退出时关闭所有Activity的方法
▪Android实现文件的分割和组装
▪Android录音应用实例教程
▪Android双击返回键退出程序的实现方法
▪Android实现侦听电池状态显示、电量及充电动...
▪Android获取当前已连接的wifi信号强度的方法
▪Android实现动态显示或隐藏密码输入框的内容
▪根据USER-AGENT判断手机类型并跳转到相应的app...
▪Android Touch事件分发过程详解
▪Android中实现为TextView添加多个可点击的文本
▪Android程序设计之AIDL实例详解
▪Android显式启动与隐式启动Activity的区别介绍
▪Android按钮单击事件的四种常用写法总结
▪Android消息处理机制Looper和Handler详解
▪Android实现Back功能代码片段总结
▪Android实用的代码片段 常用代码总结
▪Android实现弹出键盘的方法
▪Android中通过view方式获取当前Activity的屏幕截...
▪Android提高之自定义Menu(TabMenu)实现方法
▪Android提高之多方向抽屉实现方法
▪Android提高之MediaPlayer播放网络音频的实现方法...
▪Android提高之MediaPlayer播放网络视频的实现方法...
▪Android提高之手游转电视游戏的模拟操控
 


站内导航:


特别声明:169IT网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20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