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keshuiyun/article/details/7052529
本文首次发表于http://kqwd.blog.163.com/
参考的文章有:
http://laolang.cn/back-end-develop/helloworld-iphone-developer.html
http://ccmos.tw/blog/2011/06/30/xcode4-port-program-to-idevice-without-idp/
http://www.cnblogs.com/flyingzl/articles/2207717.html
众所周知,在Xcode上开发的程序只能在模拟器中运行,如果要放到真机上则要花费99美金购买开发者证书iDP。这严重阻碍了我等草根开发者探索的脚步。写个小程序,同学间分享一下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在没有iDP的情况下,要想将程序放到iPhone上调试,并最终发布IPA用于分享,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自己为自己颁发一个证书用于为生成的程序签名
2.修改工程配置以及Xcode的配置文件和二进制文件以阻止其验证和签名
3.通过自定义生成步骤,用伪造的证书为应用程序签名
4.使用一点小trick来生成IPA文件
开始之前的友情提示:
1. 本文给有一定基础的朋友看,各种命令是免不了的。UNIX中的基本命令比如cp,mv,cd,chmod,sudo啥的还有vim编辑器,如果您都没听说过,强烈建议您不要尝试本文提到的修改。一旦改错了轻则Xcode挂掉,重则系统崩溃。
2. 本文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必须的,如果您哪一步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请不要继续,以免发生更加意外的事情。。。
3. 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欢迎留言询问,务必给出详细的错误信息,否则无法判断。
1.创建证书
创建证书的过程比较简单,打开实用工具-钥匙串访问。然后在菜单栏里点击钥匙串访问-证书助理-创建证书来打开向导。第一个步骤比较重要,必须要把名称命名为iPhone Developer,将类型设定为代码签名,将"让我覆盖这些默认值"选中。之后的步骤无需更改,一路点击“确定”和“继续”来完成这个向导就可以。
2.修改Xcode的配置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下面的步骤稍微有点繁琐,您应该了解UNIX命令行的基本操作,并了解一种命令行文本编辑器,本文使用的是vim。尽管这里会给出完整的代码,但是关于修改和保存代码的基本操作,不再赘述。下面的操作请先将Xcode按Command+Q完全关闭。
(1)修改配置文件
进入目录并备份原文件(4.1和4.2在这里主要的差别是SDK的目录名不同)
(Xcode4.1请执行)cd /Developer/Platforms/iPhoneOS.platform/Developer/SDKs/iPhoneOS4.3.sdk/
(Xcode4.2请执行)cd /Developer/Platforms/iPhoneOS.platform/Developer/SDKs/iPhoneOS5.0.sdk/
sudo cp SDKSettings.plist SDKSettings.plist.orig
进行编辑
sudo vim SDKSettings.plist
将以下两段中的YES改为NO
<key>CODE_SIGNING_REQUIRED</key>
<string>YES</string>
和
<key>ENTITLEMENTS_REQUIRED</key>
<string>YES</string>
下面修改另外一个文件
进入目录并备份原文件
cd /Developer/Platforms/iPhoneOS.platform/
sudo cp Info.plist Info.plist.orig
进行编辑
sudo vi Info.plist
将全部的XCiPhoneOSCodeSignContext 修改成 XCCodeSignContext,网上的大部分文章说有2处,但我找到了3处,可能是Xcode 4.1要多一处?(Xcode 4.2也有三处)总之都改掉了。提示:在在vim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来搜索,按n键是搜索下一处。
(2)二进制补丁
#在桌面上建立script这个脚本
cd ~/Desktop
vim script
#(Xcode 4.1执行)在编辑器中输入如下内容
#!/bin/bash
cd /Developer/Platforms/iPhoneOS.platform/Developer/Library/Xcode/Plug-ins/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xcplugin/Contents/MacOS/
dd if=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of=working bs=500 count=255
printf "xc3x26x00x00" >> working
/bin/mv -n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original
/bin/mv working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chmod a+x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Xcode 4.2执行)在编辑器中输入如下内容
#!/bin/bash
cd /Developer/Platforms/iPhoneOS.platform/Developer/Library/Xcode/PrivatePlugIns/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xcplugin/Contents/MacOS/
dd if=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of=working bs=500 count=255
printf "xc3x26x00x00" >> working
/bin/mv -n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original
/bin/mv working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chmod a+x iPhoneOS\ Build\ System\ Support
保存并退出。(4.1和4.2在这里的区别也是目录名不同,就是代码中绿色的部分。4.1是Plug-ins而4.2是PrivatePlugIns)
授予这个脚本执行权限并执行它
chmod 777 script
./script
正常的话应该输出(具体的数字可能有差别)
231+1 records in
231+1 records out
115904 bytes transferred in 0.001738 secs (66694555 bytes/sec)
至此,对SDK中配置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修改就完成了
3.准备自定义的生成后脚本
连接互联网后执行
mkdir /Developer/iphoneentitlements401
cd /Developer/iphoneentitlements401
curl -O http://www.alexwhittemore.com/iphone/gen_entitlements.txt
mv gen_entitlements.txt gen_entitlements.py
chmod 777 gen_entitlements.py
如果您已经联网,则请直接转到步骤4,如果您没有联网,那么请手动创建/Developer/iphoneentitlements401/gen_entitlements.py并授予其执行权限,这个文件的内容为
#!/usr/bin/env python
import sys
import struct
if len(sys.argv) != 3:
print "Usage: %s appname dest_file.xcent" % sys.argv[0]
sys.exit(-1)
APPNAME = sys.argv[1]
DEST = sys.argv[2]
if not DEST.endswith('.xml') and not DEST.endswith('.xcent'):
print "Dest must be .xml (for ldid) or .xcent (for codesign)"
sys.exit(-1)
entitlements =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plist PUBLIC "-//Apple//DTD PLIST 1.0//EN" "http://www.apple.com/DTDs/PropertyList-1.0.dtd">
<plist version="1.0">
<dict>
<key>application-identifier</key>
<string>%s</string>
<key>get-task-allow</key>
<true/>
</dict>
</plist>
""" % APPNAME
f = open(DEST,'w')
if DEST.endswith('.xcent'):
f.write("\xfa\xde\x71\x71")
f.write(struct.pack('>L', len(entitlements) +)
f.write(entitlements)
f.close()
4.修改工程设置
特别注意:本阶段之前的修改配置文件、准备脚本等,只需要做一次。但本阶段的操作,对每个需要真机调试的工程都要做一遍。
这个步骤的主要作用是支持真机调试,如果不做这个步骤,仍然可以通过步骤5来生成ipa在真机上运行,但是无法使用Xcode内置的调试器对在真机上运行的程序进行单步跟踪。如果您的程序在点击Run真机调试时秒退,请检查此步骤是否正确完成。
(1)禁用Xcode自动的签名操作
将工程配置中所有的Code Signing选项全部设为Don't Code Sign,如图。可能需要先点击“All”让这个选项显示出来
(2)添加自定义的生成后脚本
在Build Phases中添加一个Phase,右下角的Add Build Phase,然后单击Add Run Script,输入以下脚本
export CODESIGN_ALLOCATE=/Developer/Platforms/iPhoneOS.platform/Developer/usr/bin/codesign_allocate
if [ "${PLATFORM_NAME}" == "iphoneos" ]; then
/Developer/iphoneentitlements401/gen_entitlements.py "my.company.${PROJECT_NAME}" "${BUILT_PRODUCTS_DIR}/${WRAPPER_NAME}/${PROJECT_NAME}.xcent";
codesign -f -s "iPhone Developer" --entitlements "${BUILT_PRODUCTS_DIR}/${WRAPPER_NAME}/${PROJECT_NAME}.xcent" "${BUILT_PRODUCTS_DIR}/${WRAPPER_NAME}/"
fi
如图所示:
至此配置全部完成,下面就可以插上iPhone,重新选择生成目标来测试一下在线调试了!
5.旁门左道生成IPA文件
如果我的程序调试好了,怎么才能发给别人用呢?正常情况下IPA文件是从Xcode的Organizer中输出的,但是我们没有证书,这样输出会产生错误。我们只能用个小trick来完成这个操作了。
先将代码生成为Release目标,然后打开工程的输出文件夹,通常情况下这个目录是
/Users/你都用户名/Library/Developer/Xcode/DerivedData/以工程名打头的文件夹/Build/Products/Release-iphoneos
很纠结吧~这个目录下有个.app的文件,就是生成的程序了。把这个.app拖到iTunes中,它会出现在应用程序那个列表中,然后再把它从iTunes的那个列表中拖出来(比如拖到桌面),发生了什么?哈哈,它就这样变成.ipa了!
把这个.ipa发给朋友,大家就可以跟您一起分享这个程序了。
文章发表以来点击量已经超过了5000次,也收到了不少热心博友的反馈和疑问。现加以整理,列为常见问题。感谢大家的关注!(2011年12月2日)
常见问题:
1. 程序运行时报错,或者根本不能通过编译。错误信息类似(感谢博友rinzeng提出)
ARC forbids explicit messsage send of 'release'
'release' is unavailable: not available in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 mode
解答:这个错误与本文讨论的问题无关,即使在模拟器上运行也照样会报错。但我愿意在这里予以解答。这个错误是由在iOS 5中最新引进的ARC内存管理机制造成的。解决方法有2种,一是不要加release语句。二是在Build Settings中关闭Objective-C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
2. 各种错误,错误信息中包含“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句话
解答:错误信息的含义非常清楚,就是“没有这个文件或者目录”。这类错误通常是由于您拷贝代码时不全或者开发环境安装错误等问题导致的。请再次检查报错的目录是否存在,检查代码与本文给出的是否严格一致,各种检查吧~总之是低级错误
3. 联机调试时程序秒退,或者任何时候报错,错误信息中包含“code sign”、“CERT”或者“certificate”字样的
解答:证书错误或者签名错误,这种问题就不要问了,肯定是因为您没有严格文中的步骤做。提醒您检查的地方有(1)有没有设置为Don't Code signing (2)生成后事件的代码是否已经正确粘贴 (3)那个Python脚本是否已经成功执行
4. iPad能用吗?
解答:我没有iPad,所以没法准确回答。但从热心博友的回复来看,iPad无疑是可以用的。
如果要用ipad 需要把第四步脚本文件里的 platform_name == iphones 换成platform_name == ipads 不然会报错的~ (感谢博友xyishao的建议)
5. 为什么我的Build for Archiving选项是灰色的?
解答:是因为您没有把设备插到电脑上。虽然这个问题挺蠢的,但我曾经也有过这个疑问,哈哈~~
文章好长...欢迎各路大侠指正。
随着移动设备越来越先进,对HTML5的支持度越来越高,我们进军移动领域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是选择HTML5和还是Native(用原生代码编写的本地程序)?HTML5的前景无疑是诱人的,一句“Write once, run anywhere”就可以秒杀一切。笔者最近两年来对HTML5与Native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觉得两者之间不能仅仅是二分法来选择,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团队的构成、公司的战略以及产品的特点来综合选择。
HTML5的发展前景我无疑是非常看好的,各大公司也不遗余力的推动,目前主流的三大智能机操作系统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都已经支持大部分的HTML5特性。而移动设备硬件军备竞赛也为HTML5扫清硬件障碍。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我判断是在三年以内甚至更快,移动设备运行HTML5将会完全没有压力,无论是标准还是硬件。现在主流的智能机已经配置双核处理器(之前笔误为浏览器)和1G及以上的内存,今年再出智能机没这个配置你都不好意思发布了。
谈谈HTML51.HTML5可以让你摆脱对平台的依赖,用户打开浏览器,直接就可以访问你的应用,而不需要经过各种Store的审核。
2.实时更新,通常平台的审核都需要七个工作日左右的时间,如果你发布之后发现问题怎么办?Web方式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3.Write once, run anywhere?
这是多少程序员的梦想,也曾经是Java让人心动的地方,但真正做过跨平台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句口号而已,跨平台没那么容易玩转的。没错,HTML5可以实现Write once, run anywhere,但我们总不能写一个Hello World来run anywhere吧。不同平台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平台用户也有自己的操作习惯,如果你想讨好所有人,也就意味着你无法讨好任何人。
4.减少开发工作量或者让开发变得更简单?
对老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诱人话题,因为工作量的减少就意味着节省更多的钱,没有老板不喜欢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而且目前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移动设备开发人员特别是iOS开发人员非常不好找,因为技术好的都自己做应用了,人家自己也能赚个月薪-上万甚至更多,为什么要进你的公司?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事业,拥有无限可能,还可以充分享受自由。但如果可以充分利用HTML5,那么我们就可以招聘Web前端的开发人员来构建移动应用,这样就不愁招人的有问题。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HTML5/CSS/Javascript都是没多大技术含量的东西,实在找不到人,找些实习生学学也就会了。
但问题是,工作量真的会减少吗?技术门槛真的那么低么?答案是NO!
我曾经花了半年的时间去开发一个基于HTML5的移动框架,用来模拟Native应用,让HTML5应用看起来尽可能看起来像本地应用,注意:是像。这有点像jTouch,但不一样的是,它能和Native程序很好地交互,并且能调用本地资源等等特性。但最后结果确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比如HTML5在动画切换的时候,有时候候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当然你可以告诉我把动画效果关了,但这看起来很死板,最后我不得不关闭某些动画。而用Objective-c编写程序就没这么多事了,几句简单的代码可以实现很酷的动画,用HTML5需要更多的代码,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而且移动设备上的HTML5开发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不是一般的Web前端人员能解决的,通常拥有这样技术的人才,工资水平也不会比Native开发人员低多少。如果你仅仅是要开发一个移动设备上的网站,这会简单很多,但如果你希望模拟Native应用,并且拥有较高的效率和优雅的用户体验,这就很有技术含量了。不要小看Javascript这类Web开发语言,通常我的看法是越简单的语言越会体现出技术人员的水平,特别是规划设计能力。
5.其它问题,资源调用的限制,比如说在iOS中有Javascript运行不能超过15秒的限制,不能调用本地硬件设备(如相机等),无法使用推送服务等。
如何选择?是否这样,我们就不要选择HTML5了呢?我在前面说过:“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团队的构成、公司的战略以及产品的特点来综合选择”,我最近在关于HTML5讨论的微博上也有谈到:“HTML5是战略性方向,Facebook和Google已经布局,Google Mobile在iPhone上的体验可以媲美Native。基本上Native+Web App可以秒杀多数应用,如果不愿意受制于各种Store,单独的Web App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对于游戏类和对硬件环境依赖严重的应用,只能是是Native”。仅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HTML5是一种趋势,在未来三至五年,HTML5将会取代很多本地应用,但就像多年前我们一直在谈B/S架构取代C/S架构一样,这需要一个过程。
通常在HTML与Native之间,我们有三种选择——HTML5、Native App以及HTML5+Native,HTML5就是指纯Web的移动应用,用户需要打开浏览器,然后输入应用的网址访问。Native指的是基于特定平台开发的应用。Native+HTML5实际上是一种加壳的方式,将HTML5用和浏览器封装起来,但这对用户是不可见的,用户没有任何异物感,和Store上下载的App没有什么两样。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推崇HTML5+Native的,这种加壳的方式,可以让你享受Native与HTML5的双重好处,但缺点是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当然我这里指的不是简单地把HTML5封装到一个浏览器里面,Native与HTML5会有许多的交互,实际上这有点像混合硬盘,我们即便享受SSD的快速,但我们又想获得机械硬盘的高性价比。我认为在5-10年内,这都会是一种不错的,当HTML5和硬件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我们再完全转向HTML5成本也会非常低的。
如何做?假定现有一个对本地环境依赖不那么严重的项目,如微博客户端,各种社交美食甚至LBS应用,我们都可以采用HTML5+Native。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将核心的代码Core层用封装起来,这个代码和平台无关,主要是业务逻辑以及和Shell的交互,代码用Web语言编写。在Core层上我们再根据不同的移动平台制作不同的UI。最后我们将上述两层放到各平台的Shell中,这个Shell主要是由浏览器来完成工作,当然还包括一些硬件操作和读取本地资源,如GPS、重力感应、相机调用、地图、推送通知或者IAP等。
我们可以把Web的升级部分部署到服务器上,用户运行App后,App会向服务器讲求获取最新的Web程序并下载运行,这样可以达到跳过各种Store的更新审核,达到快速更新的目的。而且假如用户无法访问互联网,我们可以让用户使用上一个版本的程序,不会像纯Web App那样要求用户一定要联网
好处1.用户可以离线使用
2.更新下载量及少,可以全部更新,也可以选择替换部分文件
3.代码很安全安全,众所周知Web应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代码安全的问题,但现在我们可以将Web代码全部加密,本地应用解密后再运行,大大的提供了代码的安全性。
4.可以通过浏览器作为中介充分利用Native的好处,比如说可以使用GPS、照相机、本地相册、读取本地联系人,也可以使用推送功能等,最重要的是,某些Web无法实现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Native来实现。
5.跨平台,多数核心代码不用重写,Javascript的代码用得好的话,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用到,包括移动应用、移动网站、PC网站、各种浏览器插件,甚至可以用WebKit封装作为跨平台的应用程序。诚然,这种方式并非完全跨平台,但这样也足以减少很多工作量了,特别是后期的维护。而且完全的跨平台是没有意义的,不同平台有自己的风格,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界面层还是需要针对性开发的。
坏处我觉得最大的坏处是技术难度高,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浏览器封装几个HTML文件,那没什么技术难度,但如果要打造一个系统级的东西,这就很有技术难度了。这要求有人要了解三个主流平台的浏览器特性,通晓Native程序的开发,要精通HTML5/CSS3/Javascript,最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架构设计能力。
如果要再找一个坏处的话,就是它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它并不能代替Native,但我认为他可以替代大部的Native。
适合我们吗?首先从产品的角度考虑,你的产品是否严重依赖于本地环境,比如说图像处理和华丽的游戏之类的。第二要考虑的是你的技术团队的构成,如果你们的团队有一个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牛人,并且有一些清通Web前端的人,那我觉得你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技术选型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后患无穷。第三个要考虑你们公司的战略,对HTML5未来发展的看法,愿意在移动互联网上付出多少代价,是否愿意做前瞻性的事,是否愿意在前期投入较多的资源,是否允许试错等等。
产生原因是用了UINavigationController.
将UINavigationController的view作为subview添加到了其他viewController的view中。
或者把UINavigationController添加到UITabbarController中了。
此时,NavigationController的stack里面的viewController就收不到-(void)viewWillAppear:(BOOL)animated;等4个方法的调用。
原因还不敢确定,应该是这样的结构破坏了消息的响应链。导航控制器上层的viewController只是接受了导航控制器的view,而不是controller. 估计tabbarController内部也是处理了set进去的controller的view。
网上找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有些只解决了Appear的方法调用,没有解决DisAppear的调用,最终找到了最好的一个解决办法,完美解决了Appear和DisAppear的调用。
首先要实现一个UITabBarController的子类。并且实现UINavigationControllerDelegate
- (void)viewDidLoad { FirstViewController *firstViewController = [[First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SecondViewController *secondViewController = [[Second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ThirdViewController *thirdViewController = [[Third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FourthViewController *fourthViewController = [[Fourth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FifthViewController *fifthViewController = [[Fifth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firstViewController.delegate = self; secondViewController.delegate = self; thirdViewController.delegate = self; fourthViewController.delegate = self; fifthViewController.delegate = self; NSArray *viewControllerArray = [NSArray arrayWithObjects:firstViewController,secondViewController,thirdViewController,fourthViewController,fifthViewController,nil]; self.viewControllers = viewControllerArray; [self.view setFrame:CGRectMake(0, 0, 320, 460)]; [super viewDidLoad]; // Do any additional setup after loading the view from its nib. }
以上FirstViewController到FifthViewController都是UINavigationController的子类。
将delegate指向self。
然后实现UINavigationControllerDelegate:
- (void)navigationController:(UINavigationController *)navigationController willShowViewController:(UIViewController *)viewController animated:(BOOL)animated { //每次当navigation中的界面切换,设为空。本次赋值只在程序初始化时执行一次 static UIViewController *lastController = nil; //若上个view不为空 if (lastController != nil) { //若该实例实现了viewWillDisappear方法,则调用 if ([lastController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viewWillDisappear:)]) { [lastController viewWillDisappear:animated]; } } //将当前要显示的view设置为lastController,在下次view切换调用本方法时,会执行viewWillDisappear lastController = viewController; [viewController viewWillAppear:animated]; }
这个方法是重点
static UIViewController *lastController = nil;
静态变量只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执行一次,也就是赋值为nil。
lastController指向的是新的界面要显示却还未显示的当前界面。
举例子来说 ,如果navigation当前显示的是A,现在要push到B。因此在push B之前,lastController指向的是A
//若上个view不为空 if (lastController != nil) { //若该实例实现了viewWillDisappear方法,则调用 if ([lastController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viewWillDisappear:)]) { [lastController viewWillDisappear:animated]; } }
像上边说的,lastController这时为A,因此不为nil,将执行A的viewWillDisappear。
lastController = viewController; [viewController viewWillAppear:animated];
在执行了A的viewWillDisappear之后,将lastController设为B(当前viewController),然后调用B的viewWillAppear。
本次方法执行结束了,如果navigation再push到C的时候,那么B的viewWillDisappear会执行,C的viewWillAppear会执行。这样就完美解决了viewWillAppear等4个方法不调用的问题。
如果想实现viewDidAppear和viewDidDisAppear方法,则只需按照同样道理,实现UINavigationControllerDelegate 的
- (void)navigationController:(UINavigationController *)navigationController didShowViewController:(UIViewController *)viewController animated:(BOOL)animated;
方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