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技术问答>java相关
请问如何截获命令行的输出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5-06-04
本文导语: 我需要通过Servlet的一个URL调用服务器上的批处理,并返回输出,曾考虑过两种方案: 1、Runtime的exec,但它返回的Process好像也不能取到输出。 2、Ant的org.apache.tools.ant.taskdefs下的几个Exec方法,但未试验成功。 请教各位...
我需要通过Servlet的一个URL调用服务器上的批处理,并返回输出,曾考虑过两种方案:
1、Runtime的exec,但它返回的Process好像也不能取到输出。
2、Ant的org.apache.tools.ant.taskdefs下的几个Exec方法,但未试验成功。
请教各位!先谢谢了:)
1、Runtime的exec,但它返回的Process好像也不能取到输出。
2、Ant的org.apache.tools.ant.taskdefs下的几个Exec方法,但未试验成功。
请教各位!先谢谢了:)
|
没有这么干过,我想可能取不到Process的XXXputStream();应该是不在本地的原因吧。
如果实在不行,可以换用socket试试,传简单的命令给服务器,让服务器来分析该干什么,然后得到输出信息,在把这个信息传回客户
如果实在不行,可以换用socket试试,传简单的命令给服务器,让服务器来分析该干什么,然后得到输出信息,在把这个信息传回客户
|
在Java程序中截获控制台输出
内容:
一、Java管道流
1.1 注意事项一
1.2 注意事项二
1.3 注意事项三
1.4 解决问题
二、捕获Java控制台输出
三、捕获其他程序的控制台输出
参考资料
关于作者
俞良松 (javaman@163.net)
软件工程师,独立顾问和自由撰稿人
2001 年 10 月
在Java开发中,控制台输出仍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但默认的控制台输出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本文介绍如何用Java管道流截取控制台输出,分析管道流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了截取Java程序和非Java程序控制台输出的实例。
即使在图形用户界面占统治地位的今天,控制台输出仍旧在Java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控制台不仅是Java程序默认的堆栈跟踪和错误信息输出窗口,而且还是一种实用的调试工具(特别是对习惯于使用println()的人来说)。然而,控制台窗口有着许多局限。例如在Windows 9x平台上,DOS控制台只能容纳50行输出。如果Java程序一次性向控制台输出大量内容,要查看这些内容就很困难了。
对于使用javaw这个启动程序的开发者来说,控制台窗口尤其宝贵。因为用javaw启动java程序时,根本不会有控制台窗口出现。如果程序遇到了问题并抛出异常,根本无法查看Java运行时环境写入到System.out或System.err的调用堆栈跟踪信息。为了捕获堆栈信息,一些人采取了用try/catch()块封装main()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不一定总是有效,在Java运行时的某些时刻,一些描述性错误信息会在抛出异常之前被写入System.out和System.err;除非能够监测这两个控制台流,否则这些信息就无法看到。
因此,有些时候检查Java运行时环境(或第三方程序)写入到控制台流的数据并采取合适的操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讨论的主题之一就是创建这样一个输入流,从这个输入流中可以读入以前写入Java控制台流(或任何其他程序的输出流)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写入到输出流的数据立即以输入的形式“回流”到了Java程序。
本文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Swing的文本窗口显示控制台输出。在此期间,我们还将讨论一些和Java管道流(PipedInputStream和PipedOutputStream)有关的重要注意事项。图一显示了用来截取和显示控制台文本输出的Java程序,用户界面的核心是一个JTextArea。最后,我们还要创建一个能够捕获和显示其他程序(可以是非Java的程序)控制台输出的简单程序。
图一:多线程的控制台输出截取程序
一、Java管道流
要在文本框中显示控制台输出,我们必须用某种方法“截取”控制台流。换句话说,我们要有一种高效地读取写入到System.out和System.err所有内容的方法。如果你熟悉Java的管道流PipedInputStream和PipedOutputStream,就会相信我们已经拥有最有效的工具。
写入到PipedOutputStream输出流的数据可以从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输入流读取。Java的管道流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截取控制台输出。Listing 1显示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截取控制台输出方案。
【Listing 1:用管道流截取控制台输出】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try {
pipedOS.connect(pipedIS);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连接失败");
System.exit(1);
}
PrintStream ps = new PrintStream(pipedOS);
System.setOut(ps);
System.setErr(ps);
可以看到,这里的代码极其简单。我们只是建立了一个PipedInputStream,把它设置为所有写入控制台流的数据的最终目的地。所有写入到控制台流的数据都被转到PipedOutputStream,这样,从相应的PipedInputStream读取就可以迅速地截获所有写入控制台流的数据。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只剩下在Swing JTextArea中显示从pipedIS流读取的数据,得到一个能够在文本框中显示控制台输出的程序。遗憾的是,在使用Java管道流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只有认真对待所有这些注意事项才能保证Listing 1的代码稳定地运行。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注意事项。
1.1 注意事项一
PipedInputStream运用的是一个1024字节固定大小的循环缓冲区。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数据实际上保存到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的内部缓冲区。从PipedInputStream执行读操作时,读取的数据实际上来自这个内部缓冲区。如果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输入缓冲区已满,任何企图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线程都将被阻塞。而且这个写操作线程将一直阻塞,直至出现读取PipedInputStream的操作从缓冲区删除数据。
这意味着,向PipedOutputStream写数据的线程不应该是负责从对应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的唯一线程。从图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里的问题所在:假设线程t是负责从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的唯一线程;另外,假定t企图在一次对Piped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的调用中向对应的PipedOutputStream写入2000字节的数据。在t线程阻塞之前,它最多能够写入1024字节的数据(PipedInputStream内部缓冲区的大小)。然而,一旦t被阻塞,读取PipedInputStream的操作就再也不会出现,因为t是唯一读取PipedInputStream的线程。这样,t线程已经完全被阻塞,同时,所有其他试图向PipedOutputStream写入数据的线程也将遇到同样的情形。
图二:管道流工作过程
这并不意味着在一次write()调用中不能写入多于1024字节的数据。但应当保证,在写入数据的同时,有另一个线程从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
Listing 2示范了这个问题。这个程序用一个线程交替地读取PipedInputStream和写入PipedOutputStream。每次调用write()向PipedInputStream的缓冲区写入20字节,每次调用read()只从缓冲区读取并删除10个字节。内部缓冲区最终会被写满,导致写操作阻塞。由于我们用同一个线程执行读、写操作,一旦写操作被阻塞,就不能再从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
【Listing 2:用同一个线程执行读/写操作导致线程阻塞】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Listing2 {
static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static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try {
pipedIS.connect(pipedOS);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连接失败");
System.exit(1);
}
byte[] inArray = new byte[10];
byte[] outArray = new byte[20];
int bytesRead = 0;
try {
// 向pipedOS发送20字节数据
pipedOS.write(outArray, 0, 20);
System.out.println(" 已发送20字节...");
// 在每一次循环迭代中,读入10字节
// 发送20字节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int i=0;
while(bytesRead != -1) {
pipedOS.write(outArray, 0, 20);
System.out.println(" 已发送20字节..."+i);
i++;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读取pipedIS时出现错误: " + e);
System.exit(1);
}
} // main()
}
只要把读/写操作分开到不同的线程,Listing 2的问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Listing 3是Listing 2经过修改后的版本,它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执行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操作(和读取线程不同的线程)。为证明一次写入的数据可以超过1024字节,我们让写操作线程每次调用Piped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时写入2000字节。那么,在startWriterThread()方法中创建的线程是否会阻塞呢?按照Java运行时线程调度机制,它当然会阻塞。写操作在阻塞之前实际上最多只能写入1024字节的有效载荷(即PipedInputStream缓冲区的大小)。但这并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主线程(main)很快就会从PipedInputStream的循环缓冲区读取数据,空出缓冲区空间。最终,写操作线程会从上一次中止的地方重新开始,写入2000字节有效载荷中的剩余部分。
【Listing 3:把读/写操作分开到不同的线程】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Listing3 {
static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static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pipedIS.connect(pipedOS);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连接失败");
System.exit(1);
}
byte[] inArray = new byte[10];
int bytesRead = 0;
// 启动写操作线程
startWriterThread();
try {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while(bytesRead != -1) {
System.out.println("已经读取" +
bytesRead + "字节...");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读取输入错误.");
System.exit(1);
}
} // main()
// 创建一个独立的线程
// 执行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操作
private static void startWriter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byte[] outArray = new byte[2000];
while(true
内容:
一、Java管道流
1.1 注意事项一
1.2 注意事项二
1.3 注意事项三
1.4 解决问题
二、捕获Java控制台输出
三、捕获其他程序的控制台输出
参考资料
关于作者
俞良松 (javaman@163.net)
软件工程师,独立顾问和自由撰稿人
2001 年 10 月
在Java开发中,控制台输出仍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但默认的控制台输出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本文介绍如何用Java管道流截取控制台输出,分析管道流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了截取Java程序和非Java程序控制台输出的实例。
即使在图形用户界面占统治地位的今天,控制台输出仍旧在Java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控制台不仅是Java程序默认的堆栈跟踪和错误信息输出窗口,而且还是一种实用的调试工具(特别是对习惯于使用println()的人来说)。然而,控制台窗口有着许多局限。例如在Windows 9x平台上,DOS控制台只能容纳50行输出。如果Java程序一次性向控制台输出大量内容,要查看这些内容就很困难了。
对于使用javaw这个启动程序的开发者来说,控制台窗口尤其宝贵。因为用javaw启动java程序时,根本不会有控制台窗口出现。如果程序遇到了问题并抛出异常,根本无法查看Java运行时环境写入到System.out或System.err的调用堆栈跟踪信息。为了捕获堆栈信息,一些人采取了用try/catch()块封装main()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不一定总是有效,在Java运行时的某些时刻,一些描述性错误信息会在抛出异常之前被写入System.out和System.err;除非能够监测这两个控制台流,否则这些信息就无法看到。
因此,有些时候检查Java运行时环境(或第三方程序)写入到控制台流的数据并采取合适的操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讨论的主题之一就是创建这样一个输入流,从这个输入流中可以读入以前写入Java控制台流(或任何其他程序的输出流)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写入到输出流的数据立即以输入的形式“回流”到了Java程序。
本文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Swing的文本窗口显示控制台输出。在此期间,我们还将讨论一些和Java管道流(PipedInputStream和PipedOutputStream)有关的重要注意事项。图一显示了用来截取和显示控制台文本输出的Java程序,用户界面的核心是一个JTextArea。最后,我们还要创建一个能够捕获和显示其他程序(可以是非Java的程序)控制台输出的简单程序。
图一:多线程的控制台输出截取程序
一、Java管道流
要在文本框中显示控制台输出,我们必须用某种方法“截取”控制台流。换句话说,我们要有一种高效地读取写入到System.out和System.err所有内容的方法。如果你熟悉Java的管道流PipedInputStream和PipedOutputStream,就会相信我们已经拥有最有效的工具。
写入到PipedOutputStream输出流的数据可以从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输入流读取。Java的管道流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截取控制台输出。Listing 1显示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截取控制台输出方案。
【Listing 1:用管道流截取控制台输出】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try {
pipedOS.connect(pipedIS);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连接失败");
System.exit(1);
}
PrintStream ps = new PrintStream(pipedOS);
System.setOut(ps);
System.setErr(ps);
可以看到,这里的代码极其简单。我们只是建立了一个PipedInputStream,把它设置为所有写入控制台流的数据的最终目的地。所有写入到控制台流的数据都被转到PipedOutputStream,这样,从相应的PipedInputStream读取就可以迅速地截获所有写入控制台流的数据。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只剩下在Swing JTextArea中显示从pipedIS流读取的数据,得到一个能够在文本框中显示控制台输出的程序。遗憾的是,在使用Java管道流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只有认真对待所有这些注意事项才能保证Listing 1的代码稳定地运行。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注意事项。
1.1 注意事项一
PipedInputStream运用的是一个1024字节固定大小的循环缓冲区。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数据实际上保存到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的内部缓冲区。从PipedInputStream执行读操作时,读取的数据实际上来自这个内部缓冲区。如果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输入缓冲区已满,任何企图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线程都将被阻塞。而且这个写操作线程将一直阻塞,直至出现读取PipedInputStream的操作从缓冲区删除数据。
这意味着,向PipedOutputStream写数据的线程不应该是负责从对应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的唯一线程。从图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里的问题所在:假设线程t是负责从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的唯一线程;另外,假定t企图在一次对Piped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的调用中向对应的PipedOutputStream写入2000字节的数据。在t线程阻塞之前,它最多能够写入1024字节的数据(PipedInputStream内部缓冲区的大小)。然而,一旦t被阻塞,读取PipedInputStream的操作就再也不会出现,因为t是唯一读取PipedInputStream的线程。这样,t线程已经完全被阻塞,同时,所有其他试图向PipedOutputStream写入数据的线程也将遇到同样的情形。
图二:管道流工作过程
这并不意味着在一次write()调用中不能写入多于1024字节的数据。但应当保证,在写入数据的同时,有另一个线程从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
Listing 2示范了这个问题。这个程序用一个线程交替地读取PipedInputStream和写入PipedOutputStream。每次调用write()向PipedInputStream的缓冲区写入20字节,每次调用read()只从缓冲区读取并删除10个字节。内部缓冲区最终会被写满,导致写操作阻塞。由于我们用同一个线程执行读、写操作,一旦写操作被阻塞,就不能再从PipedInputStream读取数据。
【Listing 2:用同一个线程执行读/写操作导致线程阻塞】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Listing2 {
static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static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
try {
pipedIS.connect(pipedOS);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连接失败");
System.exit(1);
}
byte[] inArray = new byte[10];
byte[] outArray = new byte[20];
int bytesRead = 0;
try {
// 向pipedOS发送20字节数据
pipedOS.write(outArray, 0, 20);
System.out.println(" 已发送20字节...");
// 在每一次循环迭代中,读入10字节
// 发送20字节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int i=0;
while(bytesRead != -1) {
pipedOS.write(outArray, 0, 20);
System.out.println(" 已发送20字节..."+i);
i++;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读取pipedIS时出现错误: " + e);
System.exit(1);
}
} // main()
}
只要把读/写操作分开到不同的线程,Listing 2的问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Listing 3是Listing 2经过修改后的版本,它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执行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操作(和读取线程不同的线程)。为证明一次写入的数据可以超过1024字节,我们让写操作线程每次调用Piped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时写入2000字节。那么,在startWriterThread()方法中创建的线程是否会阻塞呢?按照Java运行时线程调度机制,它当然会阻塞。写操作在阻塞之前实际上最多只能写入1024字节的有效载荷(即PipedInputStream缓冲区的大小)。但这并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主线程(main)很快就会从PipedInputStream的循环缓冲区读取数据,空出缓冲区空间。最终,写操作线程会从上一次中止的地方重新开始,写入2000字节有效载荷中的剩余部分。
【Listing 3:把读/写操作分开到不同的线程】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Listing3 {
static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static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pipedIS.connect(pipedOS);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连接失败");
System.exit(1);
}
byte[] inArray = new byte[10];
int bytesRead = 0;
// 启动写操作线程
startWriterThread();
try {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while(bytesRead != -1) {
System.out.println("已经读取" +
bytesRead + "字节...");
bytesRead = pipedIS.read(inArray, 0, 10);
}
}
catch(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ln("读取输入错误.");
System.exit(1);
}
} // main()
// 创建一个独立的线程
// 执行写入PipedOutputStream的操作
private static void startWriter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byte[] outArray = new byte[2000];
while(true
|
接上:
1.4 解决问题
要防止管道流前两个局限所带来的问题,方法之一是用一个ByteArrayOutputStream作为代理或替代PipedOutputStream。Listing 4显示了一个LoopedStreams类,它用一个ByteArrayOutputStream提供和Java管道流类似的功能,但不会出现死锁和IOException异常。这个类的内部仍旧使用管道流,但隔离了本文介绍的前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类的公用方法(参见图3)。构造函数很简单,它连接管道流,然后调用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方法(稍后再讨论该方法)。getOutputStream()方法返回一个OutputStream(具体地说,是一个ByteArrayOutputStream)用以替代PipedOutputStream。写入该OutputStream的数据最终将在getInputStream()方法返回的流中作为输入出现。和使用PipedOutputStream的情形不同,向ByteArrayOutputStream写入数据的线程的激活、写数据、结束不会带来负面效果。
图三:ByteArrayOutputStream原理
【Listing 4:防止管道流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LoopedStreams {
private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private boolean keepRunning = true;
private ByteArrayOutputStream byteArray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
public void close() {
keepRunning = false;
try {
super.close();
pipedOS.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 记录错误或其他处理
// 为简单计,此处我们直接结束
System.exit(1);
}
}
};
private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
public void close() {
keepRunning = false;
try {
super.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 记录错误或其他处理
// 为简单计,此处我们直接结束
System.exit(1);
}
}
};
public LoopedStreams() throws IOException {
pipedOS.connect(pipedIS);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
} // LoopedStreams()
public 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 {
return pipedIS;
} // getInputStream()
public 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
return byteArrayOS;
} // getOutputStream()
private void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while(keepRunning) {
// 检查流里面的字节数
if(byteArrayOS.size() > 0) {
byte[] buffer = null;
synchronized(byteArrayOS) {
buffer = byteArrayOS.toByteArray();
byteArrayOS.reset(); // 清除缓冲区
}
try {
// 把提取到的数据发送给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write(buffer, 0, buffer.length);
}
catch(IOException e) {
// 记录错误或其他处理
// 为简单计,此处我们直接结束
System.exit(1);
}
}
else // 没有数据可用,线程进入睡眠状态
try {
// 每隔1秒查看ByteArrayOutputStream检查新数据
Thread.sleep(10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start();
} //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
} // LoopedStreams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方法是整个类真正的关键所在。这个方法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创建一个定期地检查ByteArrayOutputStream缓冲区的线程。缓冲区中找到的所有数据都被提取到一个byte数组,然后写入到PipedOutputStream。由于PipedOutputStream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由getInputStream()返回,从该输入流读取数据的线程都将读取到原先发送给ByteArrayOutputStream的数据。前面提到,LoopedStreams类解决了管道流存在的前二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这是如何实现的。
ByteArrayOutputStream具有根据需要扩展其内部缓冲区的能力。由于存在“完全缓冲”,线程向getOutputStream()返回的流写入数据时不会被阻塞。因而,第一个问题不会再给我们带来麻烦。另外还要顺便说一句,ByteArrayOutputStream的缓冲区永远不会缩减。例如,假设在能够提取数据之前,有一块500 K的数据被写入到流,缓冲区将永远保持至少500 K的容量。如果这个类有一个方法能够在数据被提取之后修正缓冲区的大小,它就会更完善。
第二个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在于,实际上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线程向PipedOutputStream写入数据,这个线程就是由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创建的线程。由于这个线程完全由LoopedStreams类控制,我们不必担心它会产生IOException异常。
LoopedStreams类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提及。首先,我们可以看到byteArrayOS和pipedIS实际上分别是ByteArrayOutputStream和PipedInputStream的派生类的实例,也即在它们的close()方法中加入了特殊的行为。如果一个LoopedStreams对象的用户关闭了输入或输出流,在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中创建的线程必须关闭。覆盖后的close()方法把keepRunning标记设置成false以关闭线程。另外,请注意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中的同步块。要确保在toByteArray()调用和reset()调用之间ByteArrayOutputStream缓冲区不被写入流的线程修改,这是必不可少的。由于ByteArray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的所有版本都在该流上同步,我们保证了ByteArrayOutputStream的内部缓冲区不被意外地修改。
注意LoopedStreams类并不涉及管道流的第三个问题。该类的getInputStream()方法返回PipedInputStream。如果一个线程从该流读取,一段时间后终止,下次数据从ByteArrayOutputStream缓冲区传输到PipedOutputStream时就会出现IOException异常。
1.4 解决问题
要防止管道流前两个局限所带来的问题,方法之一是用一个ByteArrayOutputStream作为代理或替代PipedOutputStream。Listing 4显示了一个LoopedStreams类,它用一个ByteArrayOutputStream提供和Java管道流类似的功能,但不会出现死锁和IOException异常。这个类的内部仍旧使用管道流,但隔离了本文介绍的前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类的公用方法(参见图3)。构造函数很简单,它连接管道流,然后调用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方法(稍后再讨论该方法)。getOutputStream()方法返回一个OutputStream(具体地说,是一个ByteArrayOutputStream)用以替代PipedOutputStream。写入该OutputStream的数据最终将在getInputStream()方法返回的流中作为输入出现。和使用PipedOutputStream的情形不同,向ByteArrayOutputStream写入数据的线程的激活、写数据、结束不会带来负面效果。
图三:ByteArrayOutputStream原理
【Listing 4:防止管道流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LoopedStreams {
private 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 =
new PipedOutputStream();
private boolean keepRunning = true;
private ByteArrayOutputStream byteArray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
public void close() {
keepRunning = false;
try {
super.close();
pipedOS.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 记录错误或其他处理
// 为简单计,此处我们直接结束
System.exit(1);
}
}
};
private PipedInputStream pipedIS = new PipedInputStream() {
public void close() {
keepRunning = false;
try {
super.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 记录错误或其他处理
// 为简单计,此处我们直接结束
System.exit(1);
}
}
};
public LoopedStreams() throws IOException {
pipedOS.connect(pipedIS);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
} // LoopedStreams()
public 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 {
return pipedIS;
} // getInputStream()
public 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
return byteArrayOS;
} // getOutputStream()
private void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while(keepRunning) {
// 检查流里面的字节数
if(byteArrayOS.size() > 0) {
byte[] buffer = null;
synchronized(byteArrayOS) {
buffer = byteArrayOS.toByteArray();
byteArrayOS.reset(); // 清除缓冲区
}
try {
// 把提取到的数据发送给PipedOutputStream
pipedOS.write(buffer, 0, buffer.length);
}
catch(IOException e) {
// 记录错误或其他处理
// 为简单计,此处我们直接结束
System.exit(1);
}
}
else // 没有数据可用,线程进入睡眠状态
try {
// 每隔1秒查看ByteArrayOutputStream检查新数据
Thread.sleep(10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start();
} //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
} // LoopedStreams
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方法是整个类真正的关键所在。这个方法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创建一个定期地检查ByteArrayOutputStream缓冲区的线程。缓冲区中找到的所有数据都被提取到一个byte数组,然后写入到PipedOutputStream。由于PipedOutputStream对应的PipedInputStream由getInputStream()返回,从该输入流读取数据的线程都将读取到原先发送给ByteArrayOutputStream的数据。前面提到,LoopedStreams类解决了管道流存在的前二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这是如何实现的。
ByteArrayOutputStream具有根据需要扩展其内部缓冲区的能力。由于存在“完全缓冲”,线程向getOutputStream()返回的流写入数据时不会被阻塞。因而,第一个问题不会再给我们带来麻烦。另外还要顺便说一句,ByteArrayOutputStream的缓冲区永远不会缩减。例如,假设在能够提取数据之前,有一块500 K的数据被写入到流,缓冲区将永远保持至少500 K的容量。如果这个类有一个方法能够在数据被提取之后修正缓冲区的大小,它就会更完善。
第二个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在于,实际上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线程向PipedOutputStream写入数据,这个线程就是由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创建的线程。由于这个线程完全由LoopedStreams类控制,我们不必担心它会产生IOException异常。
LoopedStreams类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提及。首先,我们可以看到byteArrayOS和pipedIS实际上分别是ByteArrayOutputStream和PipedInputStream的派生类的实例,也即在它们的close()方法中加入了特殊的行为。如果一个LoopedStreams对象的用户关闭了输入或输出流,在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中创建的线程必须关闭。覆盖后的close()方法把keepRunning标记设置成false以关闭线程。另外,请注意startByteArrayReaderThread()中的同步块。要确保在toByteArray()调用和reset()调用之间ByteArrayOutputStream缓冲区不被写入流的线程修改,这是必不可少的。由于ByteArray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的所有版本都在该流上同步,我们保证了ByteArrayOutputStream的内部缓冲区不被意外地修改。
注意LoopedStreams类并不涉及管道流的第三个问题。该类的getInputStream()方法返回PipedInputStream。如果一个线程从该流读取,一段时间后终止,下次数据从ByteArrayOutputStream缓冲区传输到PipedOutputStream时就会出现IOException异常。
|
接上:
二、捕获Java控制台输出
Listing 5的ConsoleTextArea类扩展Swing JTextArea捕获控制台输出。不要对这个类有这么多代码感到惊讶,必须指出的是,ConsoleTextArea类有超过50%的代码用来进行测试。
【Listing 5:截获Java控制台输出】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x.swing.text.*;
public class ConsoleTextArea extends JTextArea {
public ConsoleTextArea(InputStream[] inStreams) {
for(int i = 0; i
二、捕获Java控制台输出
Listing 5的ConsoleTextArea类扩展Swing JTextArea捕获控制台输出。不要对这个类有这么多代码感到惊讶,必须指出的是,ConsoleTextArea类有超过50%的代码用来进行测试。
【Listing 5:截获Java控制台输出】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x.swing.text.*;
public class ConsoleTextArea extends JTextArea {
public ConsoleTextArea(InputStream[] inStreams) {
for(int i = 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