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技术问答>linux和unix
关于 jiffies 的回绕 ,时钟 - 回绕 - 安全 ,timer - wraparound - safe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07-05
本文导语: 看“linux 内核设计与实现” 的 jiffies 的回绕这里,产生一个疑问(后面再说),于是又到网上查到了这么一篇文章: http://ericchan77.spaces.live.com/blog/cns!b2dc351bf474ddf2!287.entry 关于jiffies变量: 全局变量jiffies...
看“linux 内核设计与实现” 的 jiffies 的回绕这里,产生一个疑问(后面再说),于是又到网上查到了这么一篇文章:
http://ericchan77.spaces.live.com/blog/cns!b2dc351bf474ddf2!287.entry
关于jiffies变量:
全局变量jiffies用来记录自启动以来产生的节拍的总数。系统启动时会将该变量初始化为0,此后,每当时钟中断产生时就会增加该变量的值。jiffies和另外一个变量息息相关:HZ。HZ是每秒系统产生的时钟中断次数,所以jiffies每秒增加的值也就是HZ;在x86体系结构中,内核版本在2.4以前的值为100,在2.6内核中被定义为1000。 jiffies的定义:
extern unsigned long volatile jiffies; //定义于
从定义可以看出,jiffies的类型为unsigned long,在32位体系结构上unsigned long是32位,在64位体系结构上是64位。 在32位体系结构上,在系统的HZ值为100的情况下,jiffies的回绕时间大约为500天左右,如果HZ为1000,那么回绕时间将只有50天左右。如果发生了回绕现象,对内核中直接利用jiffies来比较时间的代码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比如在一书中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unsigned long timeout = jiffies + HZ/2; //0.5后超时
/*执行一些任务*/
........
/*然后检查时间是否过长*/
if(timeout>jiffies){
/*没有超时...*/
}else{
/*超时了....*/
}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设置了timeout后发生了回绕,那么第一个判断条件将变为真,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尽管因为实际的时间比timeout要大,但因为jiffies发生了回绕变成了0,所以jiffies肯定小于timeout的值。 内核也专门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了四个宏来帮助比较jiffies计数:
#define time_after(unknown,known) ((long)(known) - (long)(unknown)=0)
这些宏看起来很奇妙,只是将计数值强制转换为long类型然后比较就能避免回绕带来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这和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形式有关!!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是按照二进制补码的方式存储的,之所以采用补码的方式存储是因为这样可以简化运算规则和线路设计。另外一个相关的概念就是原码,原码采用一个最高位作为符号位,其余位是数据大小的二进制表示。 补码的定义是这样的:正数的补码即为原码,负数的补码为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他各位取反再加1。举例如下:
[+1]补码 = [+1]原码 = 0000 0001
[- 1]补码 = [- 1]原码取反+1 = 1111 1110 + 1 = 1111 1111
而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相当于在代码和实际机器的存储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机器中存储的数据,如果按照不同的类型格式取读取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才代码和实际存储之间,编译器充当了翻译者的角色。这是编译器能实现多种数据类型和强制类型转换的基础。
有了这些基础后,就不难理解上述宏定义的巧妙之处了,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假设jiffies是单字节的无符号数,范围为0~255。假如jiffies开始为250,由于是无符号数据,那么它在机器中实际存储的补码为11111010,记为J1;timeout如果被设为252,实际存储为11111100;而过了一会jiffies发生回绕编变成了1,实际存储变为00000001,记为J2。 那么此时如果按照无符号数比较其大小关系,有: J1
http://ericchan77.spaces.live.com/blog/cns!b2dc351bf474ddf2!287.entry
关于jiffies变量:
全局变量jiffies用来记录自启动以来产生的节拍的总数。系统启动时会将该变量初始化为0,此后,每当时钟中断产生时就会增加该变量的值。jiffies和另外一个变量息息相关:HZ。HZ是每秒系统产生的时钟中断次数,所以jiffies每秒增加的值也就是HZ;在x86体系结构中,内核版本在2.4以前的值为100,在2.6内核中被定义为1000。 jiffies的定义:
extern unsigned long volatile jiffies; //定义于
从定义可以看出,jiffies的类型为unsigned long,在32位体系结构上unsigned long是32位,在64位体系结构上是64位。 在32位体系结构上,在系统的HZ值为100的情况下,jiffies的回绕时间大约为500天左右,如果HZ为1000,那么回绕时间将只有50天左右。如果发生了回绕现象,对内核中直接利用jiffies来比较时间的代码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比如在一书中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unsigned long timeout = jiffies + HZ/2; //0.5后超时
/*执行一些任务*/
........
/*然后检查时间是否过长*/
if(timeout>jiffies){
/*没有超时...*/
}else{
/*超时了....*/
}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设置了timeout后发生了回绕,那么第一个判断条件将变为真,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尽管因为实际的时间比timeout要大,但因为jiffies发生了回绕变成了0,所以jiffies肯定小于timeout的值。 内核也专门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了四个宏来帮助比较jiffies计数:
#define time_after(unknown,known) ((long)(known) - (long)(unknown)=0)
这些宏看起来很奇妙,只是将计数值强制转换为long类型然后比较就能避免回绕带来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这和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形式有关!!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是按照二进制补码的方式存储的,之所以采用补码的方式存储是因为这样可以简化运算规则和线路设计。另外一个相关的概念就是原码,原码采用一个最高位作为符号位,其余位是数据大小的二进制表示。 补码的定义是这样的:正数的补码即为原码,负数的补码为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他各位取反再加1。举例如下:
[+1]补码 = [+1]原码 = 0000 0001
[- 1]补码 = [- 1]原码取反+1 = 1111 1110 + 1 = 1111 1111
而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相当于在代码和实际机器的存储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机器中存储的数据,如果按照不同的类型格式取读取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才代码和实际存储之间,编译器充当了翻译者的角色。这是编译器能实现多种数据类型和强制类型转换的基础。
有了这些基础后,就不难理解上述宏定义的巧妙之处了,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假设jiffies是单字节的无符号数,范围为0~255。假如jiffies开始为250,由于是无符号数据,那么它在机器中实际存储的补码为11111010,记为J1;timeout如果被设为252,实际存储为11111100;而过了一会jiffies发生回绕编变成了1,实际存储变为00000001,记为J2。 那么此时如果按照无符号数比较其大小关系,有: J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WWW.)旨在分享和传播互联网科技相关的资讯和技术,将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聚合和浏览方式。
本站(WWW.)站内文章除注明原创外,均为转载、整理或搜集自网络。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WWW.)站内文章除注明原创外,均为转载、整理或搜集自网络。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站内导航:
特别声明:169IT网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