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站>运营/SEO
本页文章导读:
▪Windows 7 x64 sp1 Simics 3.0.31 安装 solaris-10-sparc 备记 0. 拷贝sol-10-u2-ga-sparc-v(1、2、3、4、5).iso到workspace目录下。不要使用sol-10-u10-ga2-sparc-dvd.iso,这个咋整都没有成功安装上
1. 修改配置参数(peanut-sol10-cd-install1.simics)
$disk_size = 17027.........
▪Linux用户、用户组、文件权限 【命令实战】 linux的权限系统主要是由用户、用户组和权限组成。
关于理论方面,可参考另一篇文章:
linux下查看所有用户及所有用户组【理论篇】
用户就是一个个的登录并使用linux的用户。linux内部用.........
▪Linux的framebuffer 我用qemu虚拟了一个SuSE10.2。/boot/grub/menu.lst文件中有这么一行:
kernel /boot/vmlinuz-2.6.18.2-34-default root=/dev/hda2 vga=0x317 resume=/dev/hda1 splash=silent showopts
其中的vga=0x317就是告诉BIOS开启framebuff.........
[1]Windows 7 x64 sp1 Simics 3.0.31 安装 solaris-10-sparc 备记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3-10-27
0. 拷贝sol-10-u2-ga-sparc-v(1、2、3、4、5).iso到workspace目录下。不要使用sol-10-u10-ga2-sparc-dvd.iso,这个咋整都没有成功安装上
1. 修改配置参数(peanut-sol10-cd-install1.simics)
$disk_size = 17027891200 #修改,硬盘大小,最好给大些,毕竟你还要做一些自己的工作,8G的硬盘不够用
$memory_megs = 1024 #增加此行,内存大小,想着给的再大些,可是不行,why?没有细究,1G够用也行
2. New Session 选择workspace下的targets\sunfire\peanut-sol10-cd-install1.simics,等待漫长的安装过程
3. 其它 用sol-10-u8-ga-sparc-dvd.iso这张盘也是可以安装的
作者:cuterhei 发表于2013-4-24 9:35:58 原文链接
阅读:0 评论:0 查看评论
[2]Linux用户、用户组、文件权限 【命令实战】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3-10-27
linux的权限系统主要是由用户、用户组和权限组成。
用户组就是用户的分组。linux内部用GID表示。
权限分为读、写、执行三种权限。
linux的用户信息保存在/etc/passwd文件中,另外,/etc/shadow文件存放的是用户密码相关信息。
/etc/passwd文件格式:
用户名:密码:UID:GID:用户信息:HOME目录路径:用户shell
其中UID为0则是用户root,1~499为系统用户,500以上为普通用户
/etc/shadow保存用户密码信息,包括加密后的密码,密码过期时间,密码过期提示天数等。
用户组信息保存在/etc/group文件中.
格式如下:
用户组名:组密码:GID:组内帐号(多个帐号用逗号分隔)
用户登录后,/etc/passwd文件里的GID为用户的初始用户组。
用户的初始用户组这一事实不会再/etc/group中体现。
[root@local opt]#groups
root bin daemon sys adm disk wheel
输出的信息中,第一个用户组为当前用户的有效用户组(当前用户组)
切换有效用户组命令:
[root@local opt]#newgrp 用户组名
要离开新的有效用户组,则输入exit回车。
新建用户命令:
[root@local opt]#useradd 用户名 -g 初始用户组 -G 其他用户组(修改/etc/group) -c 用户说明 -u 指定UID
建完用户需要为用户设置密码:
[root@local opt]#passwd 用户名
用户要修改自己密码命令:
[root@local opt]#passwd
修改用户信息命令:
[root@local opt]#usermod 参数 用户名
参数:
-c 说明
-g 组名 初始用户组
-e 过期日期 格式:YYYY-MM-DD
-G 组名 其他用户组
-l 修改用户名
-L 锁定账号(在/etc/shadow文件中用户对应密码密码串的前面加上两个叹号(!!))
-U 解锁
删除用户命令:
[root@local opt]#userdel [-r] 用户名
其中,参数-r为删除用户的home目录。
其实,可能在系统其他地方也有该用户文件,要完整删除一个用户和其文件要先找到属于他的文件:
查看可用shell命令:
[root@local opt]#chsh -l
修改自己的shell命令:
[root@local opt]#chsh -s
查看自己或某人UID/GID信息:
[root@local opt]#id [用户名]
返回信息中groups为有效用户组
新增用户组命令:
[root@local opt]#groupadd 用户组名
修改用户组名命令:
[root@local opt]#groupmod -n 名称
删除用户组命令:
[root@local opt]#groupdel 用户组名
设置用户组密码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用户组名
如果gpasswd加上参数则有其他功能
设置用户组管理员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A 用户名 用户组名
添加某帐号到组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M 用户名 用户组名
从组中删除某帐号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d 用户名 用户组名
passwd相关参数操作:
-l 锁用户
-u 解锁用户
-n 天数 密码不可改天数
-x 天数 密码过期天数
-w 天数 警告天数
文件权限知识
先看个实例:
[root@local opt]#ls -al
ls -al 命令是列出目录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隐藏文件的文件名第一个字符为'.'
-rw-r--r-- 1 root root 81 08-02 14:54 gtkrc-1.2-gnome2
-rw------- 1 root root 189 08-02 14:54 ICEauthority
-rw------- 1 root root 35 08-05 10:02 .lesshst
drwx------ 3 root root 4096 08-02 14:54 .metacity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08-02 14:54 nautilus
列表的列定义如下:
[权限属性信息] [连接数] [拥有者] [拥有者所属用户组] [大小] [最后修改时间] [文件名]
权限属性列表为10个字符:
第三个字符表示所有者写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w,没有权限则为-
第六个字符表示所有者同组用户写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w,没有权限则为-
第九个字符表示其他非同组写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w,没有权限则为-
第十个字符表示其他非同组执行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x,没有权限则为-
修改文件所属组命令:
[root@local opt]#chgrp [-R] 组名 文件名
其中-R为递归设置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和组命令:
[root@local opt]#chown [-R] 用户[:用户组] 文件名
修改文件访问权限命令:
[root@local opt]#chmod [-R] 0777 文件名
==========================其他命令==========================================
关于理论方面,可参考另一篇文章:
linux下查看所有用户及所有用户组【理论篇】
用户组就是用户的分组。linux内部用GID表示。
权限分为读、写、执行三种权限。
linux的用户信息保存在/etc/passwd文件中,另外,/etc/shadow文件存放的是用户密码相关信息。
/etc/passwd文件格式:
用户名:密码:UID:GID:用户信息:HOME目录路径:用户shell
其中UID为0则是用户root,1~499为系统用户,500以上为普通用户
/etc/shadow保存用户密码信息,包括加密后的密码,密码过期时间,密码过期提示天数等。
用户组信息保存在/etc/group文件中.
格式如下:
用户组名:组密码:GID:组内帐号(多个帐号用逗号分隔)
用户登录后,/etc/passwd文件里的GID为用户的初始用户组。
用户的初始用户组这一事实不会再/etc/group中体现。
———————下面是命令——————————
[root@local opt]#groups
root bin daemon sys adm disk wheel
输出的信息中,第一个用户组为当前用户的有效用户组(当前用户组)
切换有效用户组命令:
[root@local opt]#newgrp 用户组名
要离开新的有效用户组,则输入exit回车。
新建用户命令:
[root@local opt]#useradd 用户名 -g 初始用户组 -G 其他用户组(修改/etc/group) -c 用户说明 -u 指定UID
建完用户需要为用户设置密码:
[root@local opt]#passwd 用户名
用户要修改自己密码命令:
[root@local opt]#passwd
修改用户信息命令:
[root@local opt]#usermod 参数 用户名
参数:
-c 说明
-g 组名 初始用户组
-e 过期日期 格式:YYYY-MM-DD
-G 组名 其他用户组
-l 修改用户名
-L 锁定账号(在/etc/shadow文件中用户对应密码密码串的前面加上两个叹号(!!))
-U 解锁
删除用户命令:
[root@local opt]#userdel [-r] 用户名
其中,参数-r为删除用户的home目录。
其实,可能在系统其他地方也有该用户文件,要完整删除一个用户和其文件要先找到属于他的文件:
[root@local opt]#find / -user 用户名
然后删除,再运行userdel删除用户。查看可用shell命令:
[root@local opt]#chsh -l
修改自己的shell命令:
[root@local opt]#chsh -s
查看自己或某人UID/GID信息:
[root@local opt]#id [用户名]
返回信息中groups为有效用户组
新增用户组命令:
[root@local opt]#groupadd 用户组名
修改用户组名命令:
[root@local opt]#groupmod -n 名称
删除用户组命令:
[root@local opt]#groupdel 用户组名
设置用户组密码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用户组名
如果gpasswd加上参数则有其他功能
设置用户组管理员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A 用户名 用户组名
添加某帐号到组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M 用户名 用户组名
从组中删除某帐号命令:
[root@local opt]#gpasswd -d 用户名 用户组名
passwd相关参数操作:
-l 锁用户
-u 解锁用户
-n 天数 密码不可改天数
-x 天数 密码过期天数
-w 天数 警告天数
文件权限知识
先看个实例:
[root@local opt]#ls -al
ls -al 命令是列出目录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隐藏文件的文件名第一个字符为'.'
-rw-r--r-- 1 root root 81 08-02 14:54 gtkrc-1.2-gnome2
-rw------- 1 root root 189 08-02 14:54 ICEauthority
-rw------- 1 root root 35 08-05 10:02 .lesshst
drwx------ 3 root root 4096 08-02 14:54 .metacity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08-02 14:54 nautilus
列表的列定义如下:
[权限属性信息] [连接数] [拥有者] [拥有者所属用户组] [大小] [最后修改时间] [文件名]
权限属性列表为10个字符:
第一个字符表示文件类型,
d为目录
-为普通文件
l为连接
b为可存储的接口设备
c为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
2、3、4个字符表示所有者权限,
5、6、7个字符表示所有者同组用户权限,
8、9、10为其他用户权限
第二个字符表示所有者读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r,没有权限则为-第三个字符表示所有者写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w,没有权限则为-
第四个字符表示所有者执行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x,没有权限则为-
第六个字符表示所有者同组用户写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w,没有权限则为-
第七个字符表示所有者同组用户执行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x,没有权限则为-
第九个字符表示其他非同组写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w,没有权限则为-
第十个字符表示其他非同组执行权限,如果有权限则为x,没有权限则为-
修改文件所属组命令:
[root@local opt]#chgrp [-R] 组名 文件名
其中-R为递归设置
修改文件的所有者和组命令:
[root@local opt]#chown [-R] 用户[:用户组] 文件名
修改文件访问权限命令:
[root@local opt]#chmod [-R] 0777 文件名
==========================其他命令==========================================
linux 查看用户及用户组的方法
[3]Linux的framebuffer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3-10-27
我用qemu虚拟了一个SuSE10.2。/boot/grub/menu.lst文件中有这么一行:
kernel /boot/vmlinuz-2.6.18.2-34-default root=/dev/hda2 vga=0x317 resume=/dev/hda1 splash=silent showopts
其中的vga=0x317就是告诉BIOS开启framebuffer(/dev/fb0),使用图形模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得到一个分辨率更大的彩色终端,另外一个是可以在启动时将logo打印上去(文本模式是肯定不行的,除非像BSD那样用字符画个logo)。BIOS只能在实模式下使用,因此如果不加vga内核选项,等Linux启动后进入了保护模式,就不可能再使用framebuffer了。
其实装好系统后,vga=0x314,但是这样只相当于800*600的分辨率,要变成1024*768的分辨率,将0x314改为0x317。真实情况下其实是分辨率太大,console的字体太小,看不清,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下面的表格调小分辨率。至于为什么,请参考文档/usr/src/linux/Documentation/fb/vesafb.txt
| 640x480 800x600 1024x768 1280x1024
----+-------------------------------------
256 | 0x301 0x303 0x305 0x307
32k | 0x310 0x313 0x316 0x319
64k | 0x311 0x314 0x317 0x31A
16M | 0x312 0x315 0x318 0x31B
kernel /boot/vmlinuz-2.6.18.2-34-default root=/dev/hda2 vga=0x317 resume=/dev/hda1 splash=silent showopts
其中的vga=0x317就是告诉BIOS开启framebuffer(/dev/fb0),使用图形模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得到一个分辨率更大的彩色终端,另外一个是可以在启动时将logo打印上去(文本模式是肯定不行的,除非像BSD那样用字符画个logo)。BIOS只能在实模式下使用,因此如果不加vga内核选项,等Linux启动后进入了保护模式,就不可能再使用framebuffer了。
其实装好系统后,vga=0x314,但是这样只相当于800*600的分辨率,要变成1024*768的分辨率,将0x314改为0x317。真实情况下其实是分辨率太大,console的字体太小,看不清,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下面的表格调小分辨率。至于为什么,请参考文档/usr/src/linux/Documentation/fb/vesafb.txt
| 640x480 800x600 1024x768 1280x1024
----+-------------------------------------
256 | 0x301 0x303 0x305 0x307
32k | 0x310 0x313 0x316 0x319
64k | 0x311 0x314 0x317 0x31A
16M | 0x312 0x315 0x318 0x31B
作者:zhongyhc 发表于2013-4-25 14:43:04 原文链接
阅读:54 评论:0 查看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