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磁盘大小超过标准时会有报警提示,这时如果掌握df和du命令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df可以查看一级文件夹大小、使用比例、档案系统及其挂入点,但对文件却无能为力。
du可以查看文件及文件夹的大小。
两者配合使用,非常有效。比如用df查看哪个一级目录过大,然后用df查看文件夹或文件的大小,如此便可迅速确定症结。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df命令可以显示目前所有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及使用情形,请看下列这个例子:
以下是代码片段: [yayug@yayu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3.9G 300M 3.4G 8% / /dev/sda7 100G 188M 95G 1% /data0 /dev/sdb1 133G 80G 47G 64% /data1 /dev/sda6 7.8G 218M 7.2G 3% /var /dev/sda5 7.8G 166M 7.2G 3% /tmp /dev/sda3 9.7G 2.5G 6.8G 27% /usr tmpfs 2.0G 0 2.0G 0% /dev/shm
参数 -h 表示使用「Human-readable」的输出,也就是在档案系统大小使用 GB、MB 等易读的格式。
上面的命令输出的第一个字段(Filesystem)及最后一个字段(Mounted on)分别是档案系统及其挂入点。我们可以看到 /dev/sda1 这个分割区被挂在根目录下。
接下来的四个字段 Size、Used、Avail、及 Use% 分别是该分割区的容量、已使用的大小、剩下的大小、及使用的百分比。 FreeBSD下,当硬盘容量已满时,您可能会看到已使用的百分比超过 100%,因为 FreeBSD 会留一些空间给 root,让 root 在档案系统满时,还是可以写东西到该档案系统中,以进行管理。
du:查询文件或文件夹的磁盘使用空间
如果当前目录下文件和文件夹很多,使用不带参数du的命令,可以循环列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所使用的空间。这对查看究竟是那个地方过大是不利的,所以得指定深入目录的层数,参数:--max-depth=,这是个极为有用的参数!如下,注意使用“*”,可以得到文件的使用空间大小.
提醒:一向命令比linux复杂的FreeBSD,它的du命令指定深入目录的层数却是比linux简化,为 -d。
以下是代码片段: [root@bsso yayu]# du -h --max-depth=1 work/testing 27M work/testing/logs 35M work/testing [root@bsso yayu]# du -h --max-depth=1 work/testing/* 8.0K work/testing/func.php 27M work/testing/logs 8.1M work/testing/nohup.out 8.0K work/testing/testing_c.php 12K work/testing/testing_func_reg.php 8.0K work/testing/testing_get.php 8.0K work/testing/testing_g.php 8.0K work/testing/var.php [root@bsso yayu]# du -h --max-depth=1 work/testing/logs/ 27M work/testing/logs/ [root@bsso yayu]# du -h --max-depth=1 work/testing/logs/* 24K work/testing/logs/errdate.log_show.log 8.0K work/testing/logs/pertime_show.log 27M work/testing/logs/show.log
值得注意的是,看见一个针对du和df命令异同的文章:《du df 差异导致文件系统误报解决》。
du 统计文件大小相加
df 统计数据块使用情况
如果有一个进程在打开一个大文件的时候,这个大文件直接被rm 或者mv掉,则du会更新统计数值,df不会更新统计数值,还是认为空间没有释放。直到这个打开大文件的进程被Kill掉。
如此一来在定期删除 /var/spool/clientmqueue下面的文件时,如果没有杀掉其进程,那么空间一直没有释放。
使用下面的命令杀掉进程之后,系统恢复。
fuser -u /var/spool/clientmqueue
http://www.yayu.org/look.php?id=162
查看linux文件目录的大小和文件夹包含的文件数
统计总数大小
du -sh xmldb/
du -sm * | sort -n //统计当前目录大小 并安大小 排序
du -sk * | sort -n
du -sk * | grep guojf //看一个人的大小
du -m | cut -d "/" -f 2 //看第二个/ 字符前的文字
查看此文件夹有多少文件 /*/*/* 有多少文件
du xmldb/
du xmldb/*/*/* |wc -l
40752
解释:
wc [-lmw]
参数说明:
-l :多少行
-m:多少字符
-w:多少字
http://linux.chinaitlab.com/command/734706.html
Linux:ls以K、M、G为单位查看文件大小
#man ls
……
-h, --human-readable
print sizes in human readable format (e.g., 1K 234M 2G)
……
# ls
cuss.war nohup.out
# ls -l
total 30372
-rw-r--r-- 1 root root 31051909 May 24 10:07 cuss.war
-rw------- 1 root root 0 Mar 20 13:52 nohup.out
# ls -lh
total 30M
-rw-r--r-- 1 root root 30M May 24 10:07 cuss.war
-rw------- 1 root root 0 Mar 20 13:52 nohup.out
# ll -h
total 30M
-rw-r--r-- 1 root root 30M May 24 10:07 cuss.war
-rw------- 1 root root 0 Mar 20 13:52 nohup.out
1 代码能尽可能考虑到复用,但是层次不能太多,否则不易代码维护。
如:添加一个大家都可以调用的方法 SaveTestDoDate(),那么别的地方就可以都调用了
2 代码健壮性考虑 多考虑一些突发性代码 假如要使用某个对象的时候要先判断是否为空或者是否存在 也就是防呆,并且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避免被原始方的改动带来的不利,也方便维护找出错误。如js:假如你要获取某个对象 obj 先判断obj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alter相应的提示内容,这一步我们很少会做 这样万一获取obj的方法
被改动了 那么也能立即找出原因。
3 尽可能不要硬编码,从数据库或者是enum值里面来,在判断的时候也
取数据库里面或者是enmu里面对应的值。
如:switch(iocnSkin)
{//这个地方尽可能不用硬编码
如case 1://应该是这样case (int)EnmumSkin.文件夹:
万一 1不表示文件夹了 而表示测试用例了 那么 所以地方改动牵扯的很多,代码维护不方便。
如果写了enmu值的话 那么只要改enmu值就行
其他地方就不用改了 这里只是以此例子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框架:
1,定义结构体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定义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控制函数;
2,在结构体外分别实现结构体中定义的函数;
3,向内核注册驱动模块。
在linux环境中编写下面程序 test.c
#include <linux/types.h> /*基本的类型定义*/
#include <linux/fs.h> /*文件系统使用相关的头文件*/
#include <linux/mm.h>
#include <linux/errno.h>
#include <asm/segment.h>
#include <asm/uaccess.h>
#include <linux/module.h>
unsigned int test_major = 0;
//这个是read函数
static int read_test(struct inode *node, struct file *file, char *buf, int count){
int left;
if (access_ok(VERIFY_WRITE, buf, count))
for(left=count;left>0;left--){
__put_user('a', buf);
buf++;
}
return count;
}
//这个是write函数
static int write_test(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buf, int count){ //33
return count;
}
//这个是open函数
static int open_test(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36
//MOD_INC_USE_COUNT; /*模块计数加1,表示当前内核有个设备加载内核当中去*/
try_module_get(THIS_MODULE);
return 0;
}
//这个是release函数
static void release_test(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41
//MOD_DEC_USE_COUNT;
module_put(THIS_MODULE);
}
//这个是关键的结构体
struct file_operations test_fops=
{
.owner = THIS_MODULE,
.read = read_test,
.write = write_test,
.open = open_test,
.release = release_test,
};
//这个是初始化函数
int init_module(void){
int result;
result = register_chrdev(0, "test", &test_fops);/*注册。对设备操作的整个接口*/
if (result < 0){
printk(KERN_INFO "test: can't get major number\n");
return result;
}
if (test_major == 0)
test_major = result; /* dynamic */
return 0;
}
void cleanup_module(void){
unregister_chrdev(test_major, "test");
}
再编写一个Makefile文件:
obj-m := test.o
KERNELDIR := /usr/src/linux-headers-2.6.38-8-generic (内核所在位置)
PWD := $(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
1,执行make,产生下面的文件:
exe.c为测试驱动设备的一个测试小程序,包含读写操作。a.out是exe.c编译后的
2,将驱动程序安装到系统中:insmod -f test.ko
3,lsmod 就可以看见一个 test 的设备了。
4,cat /proc/devices 找到test,看它在内核中注册的设备号,如下图:test的设备号是250,一定要先执行这一步,要不下一步操作完会运行测试程序会打不开设备:
5,创建设备文件:mknod /dev/test c 250 0
到此设备驱动程序框架的编写就已完成,对具体的设备驱动,再改动程序里的test_open、test_read、test_write函数即可。